详细查看

西安交大老教授袁旦庆:执教半世纪,她是学生难忘的先生
发布时间:2013-3-22 信息来源:教育观察网

    《西安晚报》2013年3月22日 题:执教半世纪 她是学生难忘的先生——西安交大老教授袁旦庆人生谢幕,她与丈夫陈学俊院士同舟共济70年,二人将大半生的心血都奉献给了“西迁”的交大

袁旦庆教授(左)与丈夫陈学俊院士在交大校园里的留影(西安交通大学官方微博 图)

    昨日上午8时30分,西安三兆殡仪馆御风厅,百余名西安交大师生送袁旦庆先生最后一程。她是冰心的外甥女,她是电工学领域的专家,她丈夫是中科院院士。1957年,从上海到西安,这位“西迁”老教授,给西安交大学子留下了难以忘记的深刻印象。
    学校微博上,学生们自发贴出了先生的旧照,樱花树下、图书馆里、梧桐大道旁……到处都是满满的回忆。 

难忘先生的科学精神

    现在交大的位置曾有大片的果园、荒地。来到西安后,袁旦庆组织成立了西安交通大学电工学教研室,带着40多位教员,在果园、荒地上,建起了实验室,编写教程,培养年轻教师,一干就是20年。丈夫陈学俊则开始指导研究生,在两相流与传热方面进行研究工作,还在国内外首先提出“液膜倒置”现象。
    任教数十年来,袁旦庆和陈学俊桃李满天下。他们教过的学生就有5000余人,毕业后大都成为了西北乃至全国相关行业的技术骨干,其中不乏高级工程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甚至还有两院院士。

难忘先生的爱国情怀

    袁旦庆生于1918年,是我国已故著名作家冰心的外甥女,她生前曾是西安交通大学电工学教研室主任,主审了《电工学》等多部高校教材。她现年94岁的丈夫陈学俊,是我国著名的工程热物理学专家,也是中科院、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1956年,国务院决定交大西迁。当时袁旦庆夫妇都在交大任教,陈学俊已筹建了国内的第一个锅炉专业。面对国家支援西部的决定,1957年,袁旦庆夫妇毅然放弃了上海优越的生活,响应国家号召,带着4个孩子来到西安。
    从上海到西安,不但生活上不习惯,袁旦庆还要照顾两个正在上幼儿园的女儿。她的学生回忆:“当时条件有限,主食只有面和杂粮,但先生对陕西的未来充满希望,说这样的生活能更好地锻炼自己、锻炼孩子。”

难忘先生的灿烂笑容

   56年过去了,袁旦庆夫妇二人将大半生献给了西安交大。离休后,袁旦庆和陈学俊拿出积蓄,资助了数十位陕南农村的贫困女生上学,“坚强一点,再坚强一点,更坚强一点”,这是袁旦庆经常对孩子们说的话。
    在西安交大的官方微博上,大家找出了袁教授生前的照片,纷纷留言、“献花”、“点上”一烛清香,表达对她的祝福和思念,大家把他们夫妇比成了并排生长的两棵大树。
    有网友说:“风雨同驻,困厄同当。不悔离沪,献身西疆。今失梧桐,犹有白杨。我辈小草,与君同伤。此交大精神,为世界之光。”

陈学俊院士忆“西迁”

    “我们俩相识于嘉陵江畔,1943年举行婚礼,1944我留学美国,1947年学成后,正逢‘工程救国’,我回到上海在交大教书,就住在国际饭店后面。1956年,上海交大西迁,响应支援西部的号召,我们全家随之迁到西安。但是环境的确很艰苦,生活上特别不习惯,米饭不够吃,连鱼也吃不到。偶尔要打打牙祭,一盆刚烧好的牛肉却被日本人轰炸机糟蹋了。战乱年代的日子最苦,但越是苦,我们就越想报效国家,彻底扎根西部,把上海的房产无偿捐给国家。”

袁旦庆小传

    袁旦庆教授,江苏常州人,1918年2月11日出生。1942年8月毕业于重庆国立中央大学,同年留校任教。1951年调入交通大学电机系任教,毕生从事高等学校电工学课程教学和研究工作,担任交通大学和西安交通大学电工学教研室主任20余年,是新中国第一部高等学校“电工学”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者,长期担任全国高等学校电工学课程教材评审委员会委员,是我国高等学校电工学课程和《电工学》教材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人,是中国电工学界的杰出教育家。

    延伸阅读:

    从十里洋场到西北内陆 走过半世纪的“交大西迁”

    1955年初,由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同时为改变高等教育布局不合理状况,支持西部社会经济发展,国务院决定交通大学内迁西安。交大西迁,不仅为黄土高原送来了一座高等学府,更留下了流传半个多世纪的“西迁精神”。

名教授卖掉住宅举家西迁

    1956年至1958年,一批又一批西迁师生员工和家属踏上西去的专列。这当中既有著名教育家、教授,也有讲师、助教、管理职员、技术员。
    万百五教授是其中一位。他生于1928年,是家中的独子。父亲万古蟾是中国美术片的开拓者,拍摄了我国第一部动画短片《大闹画室》和第一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1958年刚刚过完30岁生日,便与同在交大任教的爱人黄德琇,把刚满一岁的小儿子留在外婆家,随学校西迁。
    据西安交大原党委书记潘季教授介绍,当时很多教授卖掉房子,拖儿带女举家西迁。特别是我国电机制造工业的拓荒者和奠基人钟兆琳教授,卖掉住宅,把瘫痪在床的夫人安顿在上海,孤身一人来到大西北。
    当时西迁年龄最小的赵宝林只有16岁,年龄最大的沈云扉已是66岁高龄。截至目前,西迁老教授还有不到200人。

荒郊野外建起一流学府

    杨延篪教授1929年生于香港,1947年重新考入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1951年提前毕业参军参干、保家卫国,1954年回到交大担任助教。
    回想当年西迁的艰苦环境,他记忆犹新:“那时我们戏称‘晴天扬灰地,雨天水泥地’。抵达西安时正值大雨,一下车脚就陷进泥里,还有很多同学滑倒。周围是荒郊,夜晚还能听到狼嚎。”
    万百五教授印象最深的是学校门前的咸宁路。“当时咸宁路还是坑坑洼洼的黄土路,整条路只有一路公共汽车,如果遇到牛车,只能等它让到路边才能通过。”或许是道路对城市发展反映得更直观,万百五教授对此似乎情有独钟,西安地铁开通后,他和几位80多岁的老同事专门去乘坐,“我们在北京、上海乃至国外很多城市都坐过地铁,但能在自己家门口坐上地铁,大家都感到非常高兴。”

艰苦奉献的精神永不过时

    半个世纪弹指一挥间,交大西迁已经成为一部壮丽的史诗。西安交大校长郑南宁在纪念西迁的电影《大树西迁》首映式上说,“他们离开十里洋场,来到了这荒郊和麦田,开始了艰苦创业的历程。当年风华正茂的青年,今天已是耄耋之年。当我们回顾这部悲壮、豪迈的历史,留给我们的是历久弥新的西迁精神。”
    什么是西迁精神?万百五教授说,西迁精神是胸怀大志、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们当初来到西安,就是怀着建设祖国、服务西北的志向”。潘季教授说,西迁精神是弘扬传统、艰苦奋斗的精神,“即使生活条件再改善,吃苦奉献的精神也永远不会过时”。


特别关注
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举办学习贯彻习
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十问十答
让脱贫成果惠及天山南北
韩正出席“一个星球”峰会并发表讲话
全面推行林长制
以优良作风书写非凡答卷
理论研究
这所高校学生创新团队为何屡屡夺冠
组织考试作弊,还说出于“好心”
1453个逾期科研项目将被清理 涉及北
暑期游学不能只“游”不“学” 家长切勿
全力提升教学质量是大学的强基工程
围观名校喜报混战:每份喜报,都是伤害
管理创新
高考3+3新政策落地,物理科目被“冷待
林郑月娥:平常心面对升中派位及中学文凭
“复合型”假期是孩子暑假的正确打开方式
400大学生借校园贷后玩消失 称“非法
山东高校学子挥泪跪别母校 校领导获悉赋
"刷脸"入校 北大清华人脸识别技术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