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林教育:秉持科学发展成绩斐然 ——西安市碑林区教育局局长赵六杰
文/本刊编辑部 图/本刊摄影部
 西安市碑林区教育局局长赵六杰
 赵六杰接受电影《紫香槐下》剧组采访
西安市碑林区素有“西部教育强区”的称号,因此当你走近碑林,感受着基层教育领导者的教育改革思想,倾听他们解读区域性教育发展规划政策的声音,触摸他们教育改革强劲的脉搏,凝视他们面对挑战时的坚定足迹,就足以让人从中体味到西安教育的历历发展征程和令人喜悦的满怀憧憬。是的,强势教育下的碑林区确实打造了一批批改革的优秀成果和斐然夺目的成绩,现如今面对大学区建设的历史新潮中,它又重新站在另一个傲人的高度之上。 碑林区“十二五”教育事业发展总体目标 着力推进教育内涵式发展,坚持走以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为重点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加快学前教育水平的提升,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丰富的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巩固“高质量、高水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成果,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通高中优质化发展,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关心、扶持特殊教育,努力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协调、科学发展。全区要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积极探索学校德育工作的新模式,丰富德育内容,融入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到2015年,再创建6所省市级“实施素质教育优秀学校”。 大学区建设为区域教育发展保驾护航 今年西安市教育局出台了两项重大的改革,大学区管理制的推行和小升初的改革,碑林区作为一个教育大区、教育强区,在这两项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始终走在前面。通过大学区管理制改革的推行,碑林区组建的十八个大学区,对教育的均衡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基础教育方面建立普惠性、公益性的幼儿园,为老百姓提供更多地学前教育学位。在义务段建设的过程中重点是加大义务段的标准化建设,缩小校际之间的差距。制定新的高中三年发展规划,通过三年的发展和建设能够使高中学校在办学水平上再上一个新的台阶通过这些努力不断的促进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为老百姓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西安市今年推行的大学区管理制改革,目的就是要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碑林区将会认真贯彻落实大学区管理制改革工作,在碑林区的十八个大学区中,小学、中学各九个。 碑林区大学区管理制改革工作的推进分为三步,第一步是全面的开展,在开展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各学校自主创新的优势。第二个阶段是实行四个统一,即统一备课;统一教研;统一教师交流;统一资源共享。通过这四个统一来推动大学区工作的开展。第三个阶段是逐步的建立紧凑型的大学区,目前碑林区已经建设成一个紧凑型大学区。下一步还要建立更多的紧凑型大学区,使碑林区在区域的教育里快速达到区域的教学均衡,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不可忽视影视教育的育人育德功能 近两年碑林区开展了中学爱国影视教育的宣传,2012年全国影视教育工作现场会在碑林区召开,对此碑林区教育局给予了相当的重视。教育影视具有很强的育人育德作用,通过影视教育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取得很好的效果。这次西安市教育局联合省市相关单位拍摄的西安首部教育题材电影《紫香槐下》,赵六杰局长对这部电影的拍摄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希望影片能够反映出在教育一线工作的校长与教师的感人事迹,宣传西安教育的先进人物和事迹,反映西安市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