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晓莉
现在我们的课堂里,学生都是6人或8人围桌而坐,教师的黑板变成了6-8块组板,学生时而在组板前娓娓展讲,时而在组板上写下并不很漂亮的板书,我把这里称为学生的合作责任田。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课改倡导的新型学习方式得到有效落实后,学生的学习状态发生了明显变化。 学生的眼睛“亮”了。教师讲授的单一教学方式,会让学生产生审美疲劳和身体疲劳,被动接受泯灭了孩子求知的兴趣和创新的能力。合作学习建立在自主学习上,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激发,在与他人的协商、交流、合作中找回了自尊,体验到了获得知识的幸福快乐。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是个体成长发展较高层次动机,这一需要的满足将决定个体人格发展的境界和程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行为方式多起来,兴趣高起来了,眼睛亮起来了。 学生的大脑“活”了。教师讲授过程中,学生得到的大多是直接的正确答案,合作学习中,学生用眼睛去观察,用大脑去思考,这个过程不一定是一帆风顺,可正是在走进误区、寻找出路的迂回过程中,培养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一个潜能生展讲成功了一道并不很难的习题,当一名优秀生展讲时处处是重点、句句都精到时,这种快乐是无与伦比的。 学生的双手“巧”了。合作的智慧是无穷的,当学生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突破重难点后,他们的表达方式绝不仅仅限于平铺直叙。面对语文课上《背影》中车站送别的场面,学生们自制了简单的棉袍、马褂、黑布小帽,用桌子代替较高的月台,“父亲”那蹒跚的步态、艰难的动作留给学生的哪里仅仅是几个动词的把握,一个片段的背诵!那种舐犊情深被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在数学课《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学习中,学生自制的课件在白板上生动再现。 小组合作,利用教学过程的互动性来促进学习,将个体间的差异当作一种教学资源,达到了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协同发展的目的,高效完成了教学任务,实现了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质量的综合提高。摒弃教师讲授的单一方式,让学生“我的学习我作主”,在自己的学习责任田中合作付出,他们收获的定是一个硕果累累的秋天。 (作者系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平庄中学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