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京学院根据市场发展需求和企业岗位需要,不断调整专业设置,依托企业办专业,做强专业促就业,校企深度融合,工学深度结合,学生得到了锻炼,企业获得了效益,专业得到了提升,初步形成了学生、企业、专业三赢的良性发展格局,在探索产学结合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改革模式探索合作教育推动应用性人才培养 该院通过改革教育模式,探索多种联合办学形式,推进校企合作,践行产学研结合,培养高素质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促进学院和企业紧密结合,更好地发挥服务功能。 一是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寻求与企业的合作,力求生产过程和教学过程相结合、专业教材和岗位标准相结合、专任教师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相结合; 二是在学生培养规格上,以实践能力为重点,一、二课堂结合,根据企业对人才的岗位需要,在抓好学生德育和智育的基础上引进企业文化,让学生在校学习时就关注企业、热爱企业,提高学生的岗位能力和社会能力,培养德技双馨的实用型人才; 三是在合作内容上,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邀请企业领导和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指导学院专业建设、指导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的制定,把企业对人才知识、能力及素质的需求,落实到课程体系的支撑上,贯穿到教学实施的全程塑造中,实现多样性和个性化教学,初步形成了以“产学合作”为主要途径,“校企结合”为主要载体,“学以至真、工以致善、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努力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 四是聘请企业具有实践经验的的管理人员或者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到学院实训中心来指导学生实训,企业为学生提供部分工作岗位,使学生在校期间有机会进入生产实际领域,获得真正的职业训练和工作体验,并在岗位工作中完成一定的任务,将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对接,建立以企业为主、学院为辅的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
开展产学研合作新模式力促应用型人才培养 该院在校企联合办学方面成绩显著,先后与浙江钱江摩托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培养生产和管理人才;与上海慧聪集团西安分公司合作,培养网络营销、网络广告设计与推广人才;与陕西中盈蓝海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培养BPO软件服务外包人才;与宝鸡服装商会合作,培养服装设计制造与营销管理人才;与陕西君悦酒店管理集团公司合作,培养酒店管理人才等,2011年又与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合作,开设“金龙海格班”, 培养汽车专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即赴金龙汽车公司参加工作实现就业。通过一系列校企合作项目的开展,已与基本建立了“校企紧密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合作机制。 在校企合作促进产学研相结合方面,该院自2005年升格为本科院校以来,始终立足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近年来,该院与西安庆安电气控制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测井公司等大型国有企业横向合作,取得“风雨刷综合试验台系统”、“ 核测井仪器刻度沉井群设计与建造”等8项研究成果,实现科研经费2000万元。这些横向合作的办学经验,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校企合作关系、项目基础、培养模式和重要经验。
加强试验实训基地建设巩固应用性人才培养 该院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加大投入,建成各种实验、实训场所96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63个,校内建成集教学科研一体化的数控工程训练中心、建筑工程实训中心、汽车工程实训中心和工程舫(综合实训中心)、计算机中心、网络中心、电视节目制作中心(电视台)等大型实训基地9个,为学生搭建了优质的实训实习平台。其中,工程舫是校内最大的综合性实验实训中心,数控工程训练中心被陕西省教育厅评为“陕西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筑工程实验中心被评为“陕西省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实验室”。该院在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办的学生就业创业实训基地,被授予“西安高新技术开发区先进制造业人才实训基地”。该院“书林”、“书苑”两个图书馆藏书225万册,有各类教学仪器设备1.16亿元。该院设有职业资格鉴定站,为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创造平台。 通过多举措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该院近年来就业情况效果显著。先后参加了由教育部、人事部等5部委联合召开的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在陕西省教育厅组织的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中获“陕西省毕业生就业先进集体”称号。该院学生毕业后进入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高校、世界500强企业、中国500强企业及赴国外就业人数逐年上升,就业率、就业质量明显上升。
(来源:陕西省教育厅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