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至9日,2012年高考将在全国展开。根据教育部最新公布的数据,今年报名参加高考的人数达915万。针对近年来频繁发生的高科技作弊,教育部首次修改了8年前公布的《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各地在此基础上相继出台了更严厉的规定:摄像头360度监控,手机手表禁入考场,水杯笔袋必须透明,一些地方规定考生只能带准考证和身份证入场“裸考”……种种新规被公众称为“史上最严”。
防止作弊
高考规定“史上最严”
首次将“加分资格作假”认定为作弊
新发布实施的《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涉及30处修改,进一步细化考试作弊的认定规则,加大惩戒力度。根据新《办法》,只要考生将手机带入考场,无论开机与否,都将视为作弊。新《办法》还首次将“加分资格作假”认定为作弊行为,同时加大对作弊的惩罚力度,从原来的“取消当次考试成绩”改为“停考1至3年”。
在此基础上,各地纷纷出台更为严格的高考纪律:广东今年首次明确,禁止考生随身携带不透明水杯和笔袋;江苏则规定考生不能带手表和金属物品进入考场;上海将高考试卷的交接、分发全过程进行360度无死角监控,相关录像每隔6小时回放一次。更有甚者,湖北只准考生带身份证和准考证进入考场,其余文具统一配发,被考生戏称为“裸考”。
面对高科技作弊的严峻挑战,今年高考还将全面启用配备视频监控和防作弊系统的标准化考场。江苏省教育考试院院长刘炳贵介绍,目前全省高考294个考点、1.6万多个标准化考场均已建成,将于高考期间全部投入使用。上海2000余个标准化考场也于6日布置完毕,通过多重技防、物防手段,提升高考安全系数。
陕西高考防作弊严格
督查人员必须接受检测
我省今年考生人数较去年减少了8664人,招生计划达到281530人,比去年猛增38027人。一升一降,预计我省今年录取率将达75.02%,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与录取率同步提高的,还有高考防作弊的严格程度。不仅考生进入考场时要接受金属探测仪检测,所有监考及其他拟进入考场的工作人员(包括省、市督查团成员),也必须接受教育纪检部门检测,严防其将手机和其他无线通讯工具、电子拍摄器材带入考场。
监考从考务办公室到达考场,必须走全方位视频监控或人员监视的安全通道。所有考场都安装了视频监控系统,考试期间全程监视、录像,考试结束后,省招办还将组织人员回看所有监控录像。甚至连公用卫生间都要清理、检查,严防个别人藏匿无线电接受设备等作弊工具。
答疑解惑
本地落点
“史上最严”的高考规定,主要指向作弊行为。而对于广大考生,各地都采取了一系列人性化办法,让他们能够在良好氛围中发挥出应有水平。
在摄像头下考试会不会导致紧张?针对考生家长的疑虑,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副院长刘玉祥解释,视频监控不是贴身盯人,通过视频能看到考场全貌,而不能看到考卷,不会对正常考试的考生产生太大影响。“我们更强调考生的主观诚信,通过签署承诺书,让每一个考生了解考试规则,防止考生无意识的违规行为发生。”
“考风考纪怎么严格都不为过,但老师、家长要引导考生以积极心态应对。”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教高三语文的杨老师认为,不断提高技防、物防水平是防范考试作弊的客观需要。在整个社会诚信体系还未健全的现实情况下,学校、家长应引导考生正确看待高考规定,疏导紧张情绪,让考生放松心态,以积极的姿态走进考场。
(来源:大秦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