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查看

“最美女教师”:诠释师德和社会良知
发布时间:2012-5-17 信息来源:教育观察网

    据《光明日报》5月13日报道,5月8日晚,黑龙江省佳木斯市“80后”青年女教师张丽莉,在失控的汽车冲向学生时,义无反顾地一把推开了两个学生,自己却被车轮碾压,造成全身多处骨折,双腿高位截肢,至今仍躺在重症监护室,尚未脱离生命危险。张丽莉的事迹迅速传遍全国,她的伤情牵动着人们的心,人们通过各种方式为这位“最美女教师”祈祷、祝福。
  张丽莉老师的事迹感人肺腑,实乃笔墨所不能叙写。在生死一线之际,她完全没有考虑自己的人身安危,而是将学生推开,确保了学生的生命安全,彰显了一位人民教师无私、伟大的品格。这样的老师,足以成为共和国人民教师的代表。
  古今中外,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都是为人师者最基本的职责,也是最重要的师德。2008年9月1日,教育部、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重新修订、印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规定,教师必须“关爱学生”,“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一个教师,如果在学生生命遇险之际,自私自利地躲闪或逃跑,不仅践踏了为人师者的道德底线,也违背了社会基本伦理。
  值得注意的是,在社会价值观日趋多元化的今天,有少数人公然为“范跑跑”现象大肆辩护,拙劣地宣扬极端个人主义。而张丽莉老师的动人事迹,则强有力地证明了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所应有的高尚师德——在任何危难的时刻,确保学生的安全,都始终高于自己的生命安全。只有这样的教师,才能对得起“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才称得上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的职业道德——师德,具有道德意识的自觉性、道德行为的示范性、道德结果的深远性。自觉性是指每个教师对师德的崇尚都来自于人性和良知,是人的道德本性的体现;示范性是指优秀教师的言行会对学生产生引导和示范作用,进而影响他们的思想和价值观;深远性是指这种影响往往持久而深远,而优秀的教师正是通过对学生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整个社会。
  因此我们可以说,师德是一个社会良知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道德水平的重要标杆。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正是在宏大的社会意义上对教师价值的判断,是由衷的赞美,更是深沉的希望。张丽莉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地、深刻地、完美地诠释了师德的内涵,践行了教师的操守,彰显了教师的光荣,无愧于这样的赞美,无愧于这样的希望,不仅值得所有教师学习,也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献上敬意。


特别关注
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举办学习贯彻习
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十问十答
让脱贫成果惠及天山南北
韩正出席“一个星球”峰会并发表讲话
全面推行林长制
以优良作风书写非凡答卷
理论研究
这所高校学生创新团队为何屡屡夺冠
组织考试作弊,还说出于“好心”
1453个逾期科研项目将被清理 涉及北
暑期游学不能只“游”不“学” 家长切勿
全力提升教学质量是大学的强基工程
围观名校喜报混战:每份喜报,都是伤害
管理创新
高考3+3新政策落地,物理科目被“冷待
林郑月娥:平常心面对升中派位及中学文凭
“复合型”假期是孩子暑假的正确打开方式
400大学生借校园贷后玩消失 称“非法
山东高校学子挥泪跪别母校 校领导获悉赋
"刷脸"入校 北大清华人脸识别技术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