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查看

总有一种感动留在心间——来自西工大留学生的“心灵报告”
发布时间:2012-3-23 信息来源:教育观察网

    留学,是文化之间的对话,教育之间的交流。
    从某种意义上说,留学中寻找的,正是本土缺失和需要的。远游,正是为了寻求从未见过的人们,到达从未到过的地方,接受从未接触过的教育,体验从未体验过的生活和思维方式。
    留学所体现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软实力,反映着国家和民族的影响力。
    寻找灵感,创造人生。中国,是一块实现梦想的热土。到中国去,到中国的西部去,到西北工业大学去……成为了该校留学生响亮的心声。

2012年3月20日,在每年的春分那一天,世界各地会有很多人在做“竖蛋”试验。这一被称之为“中国习俗”的玩艺儿,怎样成为“世界游戏”,目前尚难考证。不过其玩法确简单易行且富有趣味:选择一个光滑匀称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虽然失败者颇多,但成功者也不少。春分成了“竖蛋游戏”的最佳时光,故有“春分到,蛋儿俏”的说法。
    在这一天,玩“竖蛋游戏”的是几位特殊的朋友,他们,是来自该校的留学生代表:那杰、方雅珍、摩西。他们,肤色语言各异、文化背景不同,但却拥有共同的梦想;春天里,就让我们一起倾听他们的心灵声音。


现状与发展:“我对中国和中国的大学都很感兴趣”


    身形高大的那杰,来自巴基斯坦,现就读于该校航天学院航天宇航技术专业,2009年经由巴基斯坦空间技术大学推荐前来该校攻读博士学位。在谈到为什么当时会选择该校留学,目光深邃的那杰说到:“我对中国和中国的大学都很感兴趣。因为我在巴基斯坦一直从事航天宇航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当我需要找一所中国的大学学习时,就有朋友向我推荐了西工大,他们告诉我这是所在航空航天方面很有实力的大学。”
    和那杰一样,认可并最终选择该校作为深造地的外国留学生,近年来,数量越来越多。

 有这样一组数据,2011年该校全年留学生总数570人,较上年增长70%,其中学位生301人,比上年增长27%。该校留学生的规模、结构、层次、范围等工作都有较大的突破。2011年,该校申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国际化学生培养体系建设》获得批准。成立国际班是该项目的核心举措,首届国际班在航空工程、电气工程、机械工程3个本科试点专业开班,共招收53名留学生;同时,该校在航空学院和电子信息学院开设硕士班,招收留学生14名。“2012年我们将力争留学生总数突破600人”,该校国际合作处处长李华星介绍说,“留学生数量的增多,对高校的教学、服务、管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该校在很多方面还没能完全适应留学生日益增多提出的新要求。另外,如何让留学生真正地融入中国文化,也是值得思考的。
    而根据教育部的统计:2011年,全年在华学习的外国留学人员总数首次突破29万人,来自194个国家和地区,分布在全国660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其它教学机构中学习。来华留学生总人数、生源国家和地区数、我国接收留学生单位数及中国政府奖学金生人数四项均创新中国成立以来新高。


障碍与交流:语言是很大的问题,但绝不是最终的障碍。


    很多外国人来到中国,首先遇到的就是语言障碍;对于留学生而言,这个问题更为突出。
    肤色黝黑、头发卷卷的摩西,来自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尼日利亚,一口流利的中文让人惊讶。现在的摩西,可以轻松地在用中文学习交流,甚至可以在中国餐馆帮助其他的同学找到他们喜欢的菜肴。2008年,他先来到中国学习语言。谈起当年学习中文的经历,憨厚的他笑了笑,“中文确实是挺难学习得,还好有很多的中国老师和同学帮助我!”

 而对于那杰来说,学好中文似乎显得更加迫切。他起初听不懂商家所说的5元,也看不明白商家所比划的手势,直到对方后来用计算器打出一个5来,他才完全明白。“语言交流可能还是我现在生活、学习的主要障碍” 那杰坦言道,“不过中国人对我都很友好,中国文化也很包容,我所遇到的这些困难都被很好的克服了。”
    方雅珍,一个长着可爱“中国脸”的越南女孩儿,因为对中国经济颇感兴趣,她在该校管理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学习并于今年获得硕士学位。她的中文在很多外国人看来已经是相当不错了,但是因为有要做中越文化交流的愿望,这就对语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会在以后更加努力学好练好我的中文”。
   “世界留学生流动的历史证明,在经济发展的前提下,语言从来不是留学生流动的主要障碍。”该校国际合作处留学生科负责人张文涛说。
   “面向全球化对高等专业人才的需求,致力于探索与国际接轨的适合国际研究生培养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水平的国际人才……”这是国内很多高校面向留学生开设全英文硕士项目的宣传口号。在这些专业内,教师全部用英文授课,旨在满足一些汉语水平较低、或者干脆不会讲汉语的留学生需要,打消留学生赴华留学未过语言关的顾虑,从而吸引更多的留学生来留学。

该校所开设的国际班就采用中国学生和来华留学生同堂授课、同卷考试、同做科研的贯通培养模式,建立全英文教学体系,遴选优秀教师和外籍教师授课,为学生创造国际化的成才环境。
    目前,“全英文授课”已经为国内越来越多的高校所实施,如何在实施的过程中保持留学项目的“中国特色”,同时又培养留学生的“中国视角”,也是很多教师和管理者的思考所在。


感恩与思考:师恩难忘与未来发展


    对于即将毕业离开该校的留学生,回想起在该校学习的岁月,都十分感慨。“感谢学校、师恩难忘”,成为了他们共同的心声。
    独自在完全陌生的国度里生活,在崭新的环境中学习,方雅珍一直以来都十分坚强,虽然偶尔因为想家也哭过鼻子,如今,要离开生活了3年的校园,“我有很多的不舍……”。毕业答辩那天,看到自己前面的中国同学对答如流、从容不迫,方雅珍有点紧张了。此时坐在前排的导师同淑荣似乎也发现了方雅珍的焦虑,便对她会心的一笑。“正是同老师那灿烂的微笑,让我的紧张一下子就没有了,我很顺利通过了答辩并拿到学位。”方雅珍高兴地说。
    而对于中文还不是很流利的那杰来说,导师李言俊除了要做好专业知识的传授之外,更像是位照顾留学生生活的长者。“我每次遇到困难,都会首先打电话给我的导师,不论是生活上的,还是学习上的,他从来都没有拒绝,总是在尽心尽力帮助我。”
    从该校毕业,面临着角色的转换……很多毕业留学生心中是充满自信。“这份自信更多地是来自于学校的学习。”方雅珍说。
   “我在西工大学习了专业知识,回到我的祖国,我相信会很容易找到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我很有信心。”毕业于该校电子信息学院通信与信息系统工程的摩西说。

 据中国驻越南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提供的数据:中越双边贸易额1991年为3200万美元,2011年已突破400亿美元,增长1000多倍,中国已经成为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而这样的数字,显然方雅珍也十分关注。“我会回到越南从事中越贸易相关的工作;同时,我还可以为其他的越南朋友讲授汉语,做些文化交流方面的工作。”
    对于还在进行博士学位学习的那杰,他毕业后将回到巴基斯坦继续从事航天教育和科研工作。而在2011年,该校加强了与巴基斯坦国家科学与工程委员会的合作,录取其自费研究生6人。该校也成为其在中国最大的教育合作伙伴,70%的学生在该校学习。除此之外,还接收了来自阿尔及利亚国防部选派的8名硕士生。
    在这样的形势发展下,该校为了进一步提升留学生的教育与服务质量,还需做哪些方面的努力?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李华星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进一步扩大外国留学生规模。增加中国政府奖学金数量,重点资助发展中国家学生,优化来华留学人员结构。实施来华留学预备教育,增加高等学校外语授课的学科专业,不断提高来华留学教育质量。”
    教育部也将进一步优化来华留学环境,注重规范管理,提高来华留学教育质量,争取到2020年全国当年外国留学人员数量达到50万,使我国成为亚洲最大的国际学生流动目的地国家。
   “这些毕业留学生,对母校、对中国都很有感情。他们也带给我们很多感动。”李华星表示。
 


特别关注
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举办学习贯彻习
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十问十答
让脱贫成果惠及天山南北
韩正出席“一个星球”峰会并发表讲话
全面推行林长制
以优良作风书写非凡答卷
理论研究
这所高校学生创新团队为何屡屡夺冠
组织考试作弊,还说出于“好心”
1453个逾期科研项目将被清理 涉及北
暑期游学不能只“游”不“学” 家长切勿
全力提升教学质量是大学的强基工程
围观名校喜报混战:每份喜报,都是伤害
管理创新
高考3+3新政策落地,物理科目被“冷待
林郑月娥:平常心面对升中派位及中学文凭
“复合型”假期是孩子暑假的正确打开方式
400大学生借校园贷后玩消失 称“非法
山东高校学子挥泪跪别母校 校领导获悉赋
"刷脸"入校 北大清华人脸识别技术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