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查看

我们身边谁在“失语”
发布时间:2012-2-8 信息来源:教育观察网

 

我们身边谁在“失语”
文/李磊

    一段时间以来,我在工作中逐渐关注到一个现象。不能说是新现象,因为在我回想自己的大学生活时,记得我身边就有这样的现象。这个现象就是在一个班级中,比较活跃的学生是大致固定的。每次集体活动,总是那些熟悉的身影在忙碌着,每一次参与的身影也变化不大。不参加活动的、不活跃的也总是那几个人。渐渐地,这些不活跃的学生变得更加沉默,在我们的身边“失语”了,就像在班级中“消失”了一样。
    其实,大家在走进一个新的班级之前,有着各自不同的经历、有着各自不同的中学时代。一些曾经在中学教师的赞美声中来到大学的学生,当看到新班级中全是佼佼者时,就不自信了。一遇到小挫折,或是被老师批评,或自己没有什么特长无法吸引别人的注意时,逐渐不再主动与同学说话,喜欢独来独往,把自己封闭起来。也许会偶尔与高中同学联系,说说彼此的昔日荣耀。可高中同学又有了新的生活,而自己除了认识宿舍中的同学外,不再认识更多的人,少了倾诉的对象。刚开始来大学的时候有自己的雄心壮志,但逐渐被时光消磨殆尽。无聊时上网也许可以解决问题,沉迷网络便顺理成章。一个学期结束,大家对这样的同学了解少之又少,只知道这个人的存在,但没有人了解他的喜怒哀乐。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我沉默,因为我贫穷”。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最怕每晚的卧谈、周末活动以及同学过生日。比如,在女生中,“卧谈”的话题都在衣服、化妆品、周末电影、明星帅哥上,但经济困难的同学往往插不上嘴,只能无语,假装睡觉。周末逛街,有的学生可以花百儿八十块买衣服,然后饱餐一顿再回学校。手头拮据的学生只能不参与逛街,每到周末就躲进图书馆看书。还有无法参与同学过生日、互相请吃饭的来往,没有钱却总让别人请,不能回请,心里不是滋味,渐渐再有聚会“碰巧”自己有事的时候多了起来。时间一长,走在了同学人际圈的边缘。
    今天,在校园中有这样的现象:穷人的孩子钱不够花,富人的孩子钱花不够。看一看校园周围的商业街就知道今天大学生的消费市场有多大。在消费市场的诱惑下,贫困学生与富裕学生在消费方式、消费观念上的攀比,使贫困学生产生心理失衡和压力,导致他们在行为上远离群体。这是校园中不和谐的音符。
    校园中的成长,是群体的成长,更是群体中每一个个体的健康成长。本来他们就是群体中的一员,我们分明听到了他们心中的呐喊。校园中的成长,是身体、知识的成长,也是心理的成长。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善于寻找自己的位置,调整自己的情绪,自立自强,做自己的主人。这样看,曾经的“失语”是成长过程中的财富。(作者系长春中医药大学)

 


特别关注
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举办学习贯彻习
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十问十答
让脱贫成果惠及天山南北
韩正出席“一个星球”峰会并发表讲话
全面推行林长制
以优良作风书写非凡答卷
理论研究
这所高校学生创新团队为何屡屡夺冠
组织考试作弊,还说出于“好心”
1453个逾期科研项目将被清理 涉及北
暑期游学不能只“游”不“学” 家长切勿
全力提升教学质量是大学的强基工程
围观名校喜报混战:每份喜报,都是伤害
管理创新
高考3+3新政策落地,物理科目被“冷待
林郑月娥:平常心面对升中派位及中学文凭
“复合型”假期是孩子暑假的正确打开方式
400大学生借校园贷后玩消失 称“非法
山东高校学子挥泪跪别母校 校领导获悉赋
"刷脸"入校 北大清华人脸识别技术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