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查看

发挥非正式评价的教育影响力
发布时间:2020-12-17 信息来源:教育观察网

      

      非正式评价是指在日常师生互动中即时发生的、不记入档案的、教师对学生表现作出的言语和非言语反馈与评判。它涉及学生的学业表现、品德与个性、仪容仪表等诸多方面。非正式评价是教师影响学生的重要手段,运用得当与否关乎学生的健康发展。几年前某小学给“后进生”带绿领巾、某小学给“表现不好”的学生脸上盖章的事件表明,非正式学生评价是学校教育的薄弱环节,也是部分教师工作的盲点。由于非正式学生评价通常是伴随着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的,与正式评价相比,其规范性相对薄弱,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很容易陷入以下误区:

      首先,评价标准的模糊性和主观性。正式的学生评价通常有比较明确、客观的评价标准,因此教师不能凭主观好恶随性而为。而非正式评价的内容和尺度缺少明确的规范,难免会因教师个人的主观好恶而转移。其次,评价对象的任意性和不均衡性。正式评价的对象具有普遍性,需要面向全体学生。而非正式评价的对象往往受教师视域的影响。教师可能把评价的注意力指向表现两极的学生,而忽略中间区域的学生。再其次,评价语言的随意性和不规范性。正式评价中,教师往往能字斟句酌,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评价对学生的积极影响。而在非正式评价中,教师的注意力往往指向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评价往往是即时生成的,甚至脱口而出。有时在负面情绪的作用下,可能出现情态或言语失当。最后,评价功能的双向性及延时性,教师必须提升自身的评价素养,才能充分发挥非正式评价对学生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

      发挥非正式评价的教育影响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其一,通过非正式评价,传递教师的教育期待。对学生得体行为的肯定有助于将教师的教育期待具体化。其二,通过非正式评价,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要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自觉监测并调节自身的评价行为及后果,善用非正式评价的魔棒,春风化雨、点石成金,最大限度地发挥非正式评价的教育影响力。


特别关注
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举办学习贯彻习
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十问十答
让脱贫成果惠及天山南北
韩正出席“一个星球”峰会并发表讲话
全面推行林长制
以优良作风书写非凡答卷
理论研究
这所高校学生创新团队为何屡屡夺冠
组织考试作弊,还说出于“好心”
1453个逾期科研项目将被清理 涉及北
暑期游学不能只“游”不“学” 家长切勿
全力提升教学质量是大学的强基工程
围观名校喜报混战:每份喜报,都是伤害
管理创新
高考3+3新政策落地,物理科目被“冷待
林郑月娥:平常心面对升中派位及中学文凭
“复合型”假期是孩子暑假的正确打开方式
400大学生借校园贷后玩消失 称“非法
山东高校学子挥泪跪别母校 校领导获悉赋
"刷脸"入校 北大清华人脸识别技术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