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查看

教育公平不能止于摇号 关键在于加大投入
发布时间:2018-7-11 信息来源:教育观察网

   幼升小、小升初报名季,有两则新闻让人唏嘘:重庆市300多名家长蹲守在一所著名小学门口,提前10天彻夜排队给孩子报名;西安市举行民办学校初中招生电脑随机派位工作,摇上的孩子可以直接报名,其余的则需等待面谈筛选入学。


  前一则新闻让人感慨名校“一位难求”、适龄儿童入学之艰;后一则新闻则在提醒人们,通过“摇号”报名上学渐成常态。


  从教育公平的角度来看,比起靠购买学区房或排长队交赞助费,摇号入学无疑是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背景下诞生的相对公平的办法。毕竟在摇号之前,结果未知,所有的孩子都有希望。在程序公正公开的前提下,每个学龄儿童都有机会以相同的概率被抽中。


  但摇号入学显然无法解决“僧多粥少”的问题。从拼资产到拼运气,摇号虽然打破了以往的不公平,却也造成没摇中的学生如何上好学的新问题。热闹紧张刺激的摇号过后,入学难的“皮球”实际上还是被踢回到家长脚下。


  近年来,类似的摇号现象并不鲜见。道路拥挤不堪,买车开始摇号;房源供不应求,买房也要摇号;名校学位紧张,入学报名也加入了摇号大军……不难看出,摇号的根源是公共服务资源短缺。

而眼下在许多城市出现的报名扎堆、学位紧张,正反映出当前教育资源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短缺、难以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严重问题。孩子学有所成是全天下家长共同的心愿,让孩子能上一所好的学校就成了达成心愿的条件之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包括对优质教育的向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义务教育作为人民群众的刚性需求,是政府必须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责无旁贷。仅靠摇号显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好适龄儿童入学问题,如果将采用摇号方式作为解决问题的终极手段和方法、简单地一摇了之,相关政府部门就有渎职懒政、消极作为之嫌。


  教育公平不能止于摇号。解决适龄儿童入学问题,关键在于加大教育投入,配足配优义务教育资源,确保学位供给,不要人为制造稀缺。各地政府必须算好教育这本民生账,才能真正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特别关注
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举办学习贯彻习
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十问十答
让脱贫成果惠及天山南北
韩正出席“一个星球”峰会并发表讲话
全面推行林长制
以优良作风书写非凡答卷
理论研究
这所高校学生创新团队为何屡屡夺冠
组织考试作弊,还说出于“好心”
1453个逾期科研项目将被清理 涉及北
暑期游学不能只“游”不“学” 家长切勿
全力提升教学质量是大学的强基工程
围观名校喜报混战:每份喜报,都是伤害
管理创新
高考3+3新政策落地,物理科目被“冷待
林郑月娥:平常心面对升中派位及中学文凭
“复合型”假期是孩子暑假的正确打开方式
400大学生借校园贷后玩消失 称“非法
山东高校学子挥泪跪别母校 校领导获悉赋
"刷脸"入校 北大清华人脸识别技术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