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查看

产业教授 助力企校齐步走
发布时间:2018-6-29 信息来源:教育观察网

产业教授是什么?在江苏,研究生除了能够跟随学校的教授学习知识,还能跟随企业一线高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甚至企业老总学到来自产业一线的“干货”。为加强政产学研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江苏推行产业教授制度8年来,已遴选五批共1341名产业教授到省内89所高校任职,辐射千余企业。产业教授怎么选?教什么?对产业发展能发挥什么作用?


“对一条生产线来说,最重要的是什么?有同学认为是设计规划,但对于行业而言,检测技术同样重要……”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系教室里,30多名研究生听得聚精会神。台上讲课的杨雷,是江苏天安智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也是学校的产业教授之一。在该校,依托产业教授共设置29门企业课程,颇受学生欢迎。有业内人士用公式来表达产业教授的价值发挥: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产业教授。


产学融合,补足教育链短板


那一次讲座,让南航机械制造与设备专业研二学生张沪松印象深刻。杨雷所讲的关于“智能装置全生命周期的云服务”,不仅贴合自己的专业,而且还给他带来不一样的视野,“让我看到所学知识将来会用在哪儿、怎么与实际相结合,以前被自己忽略的一些问题重新得到了重视。”


今年1月,张沪松跟随产业教授来到企业技术中心实践。在这儿,“产业教授”是个团队。每天,他与工程师们一起研发、操作、运维,置身于机、电、光、传感、编程的综合环境中,对研究方向“智能物流输送设备”有了深入了解,也令研究成果更具应用性和务实性。半年时间,他撰写出一篇EI论文并申请一项专利,目前已在审核中。他坦言,产业教授的指导对于学术研究同样重要。


高校离产业一线远,如何补足教育链上的这块短板?产业教授一头连着市场,一头连着高校,既身处创新发展一线,又把握科技创新前沿,是一个突破口。


“开展产业教授选聘工作,不仅是推动产学融合从理念向制度落地的先行实践,也是破解高层次人才培养从知识到应用‘最后一公里’的有效举措。”江苏省教育厅厅长葛道凯介绍,从2010年开始,江苏率先启动产业教授选聘工作,由省人才办、教育厅、科技厅、人社厅、财政厅联合组织实施。通过引企入教、引企入研,既实现了高校与企业创新资源的深度对接,又有效促进了江苏高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


2017年,江苏第五批产业教授选聘首次增加了高职类别,共有139名技术领军人才加盟,成为高职院校产业教授。


“通过柔性聘、弹性用的方式,聘请企业一线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加入兼职教师行列。”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孙卫芳介绍,聘用产业教授作为专业带头人,帮助把脉专业人才定位,开发岗位课程“素质+技能”菜单体系,深入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营造出以技术技能获得为重点的教学环境和创新创业职业发展平台;同时,也倒逼了专业建设和教育模式升级,促成了“校地协同”智能制造学院、中韩产业学院等的建立。


校企双赢,支撑产业链升级


“校企合作是个难题,产业教授则是个桥梁,将双方的诉求点结合在一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产业教授、南京中网卫星通信公司董事长王巧樑坦言,对很多企业来说,要招聘到博士研究生等高层次人才不易,要留下来更难,但经由产业教授,可使高校的人才团队长期、稳定地为企业所用,为企业、产业的发展助力。


南瑞集团通过产业教授及其团队这一纽带,在过去5年中先后与东大、南理工、河海、南师大、南邮、南工程等6所高校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进一步提高了科研水平与产业化能力。目前,该集团已与高校联合培养了300多名博硕研究生,其中30%左右的研究生最终留在企业工作,成为企业培养、招募人才的重要渠道。


更为重要的是,产业教授为高校和企业搭建起了政产学研的合作平台,支撑产业链升级,缩短成果转化链条,加快了高校创新力向产业竞争力的转换。


王巧樑介绍,科研上的校企合作成果——移动气象台在2012年获得了江苏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目前还推广到水利、环保、安监等领域,在产生较好经济效应的同时,也推动了产业发展。”他说,产业教授可以提出研究课题,未来的合作前景更具针对性。


南京工业大学产业教授、江苏中圣高科技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宏新与校方合作导师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共同研发出特种聚合物单体的绿色制造工艺。在此基础上,联合创办了集研发平台和产业化平台于一体的南京托普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引入市场化运行机制,集聚研发人才组成创新团队,开展高端产品和绿色工艺研发,并进行规模化产品生产。目前,研发成果在多个领域应用,总产值超过2亿元。


“产业教授架起了校企沟通和合作的桥梁,让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大市场,充分体现出高等教育对产业转型升级、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南京工业大学校长乔旭说。


健全机制,打通创新链瓶颈


“合作初期,产业教授干与不干、干多干少一个样,缺少管理办法和管理措施,导致产业教授成了一种荣誉称号。”


“以前和学校合作是基于项目,成为产业教授后要参与到研究生培养的全方位,要干什么事、怎么干,并不很清楚。”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洪流介绍,8年来,江苏产业教授选聘工作受到了高校认可,也形成了品牌。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少数高校产业教授聘而不用,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部分产业教授在指导学生及科研合作等方面存在时间精力投入不够、合作沟通机制不畅等问题。


这条创新链如何打通?今年初,江苏五部门联合印发了《江苏省产业教授(研究生导师类)选聘办法》,进一步明确选聘条件、选聘程序、工作职责及考核管理办法,将制度落到实处。


眼下,江苏各高校不仅明确了产业教授岗位职责,还建立完善了产业教授聘任长效机制。江苏省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认为,对高校来说,要真正把产业教授当作“自家人”,让其有责有权,有名有利,做到教育教学真安排、科研资源真保障、服务支持真到位;对产业教授来说,要履职尽责、积极作为,全心全情投入,切实把企业家精神带入课堂,把市场理念融入教学,把创新能力传授学生。


扬州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吉丹如介绍,为进一步调动产业教授积极性,该校提供优越平台和条件,科技成果优先向产业教授所在单位转化,研究出的成果和获奖共享,为其所在单位推荐优秀毕业研究生就业。


在南京邮电大学,学校与产业教授签订为期四年的聘任合同,由校内合作导师(或导师团队)进行对接,明确产业教授的职责,以充分发挥产业教授实践经验丰富、与生产一线结合紧密等方面的优势。同时,按照省教育厅的要求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制定产业教授(兼职)选聘及管理办法等,规范过程管理,并建立退出机制等。


特别关注
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举办学习贯彻习
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十问十答
让脱贫成果惠及天山南北
韩正出席“一个星球”峰会并发表讲话
全面推行林长制
以优良作风书写非凡答卷
理论研究
这所高校学生创新团队为何屡屡夺冠
组织考试作弊,还说出于“好心”
1453个逾期科研项目将被清理 涉及北
暑期游学不能只“游”不“学” 家长切勿
全力提升教学质量是大学的强基工程
围观名校喜报混战:每份喜报,都是伤害
管理创新
高考3+3新政策落地,物理科目被“冷待
林郑月娥:平常心面对升中派位及中学文凭
“复合型”假期是孩子暑假的正确打开方式
400大学生借校园贷后玩消失 称“非法
山东高校学子挥泪跪别母校 校领导获悉赋
"刷脸"入校 北大清华人脸识别技术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