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查看

填报志愿不能“临时抱佛脚”
发布时间:2016-6-23 信息来源:教育观察网

文/李玉柱

    据报道,为了能够让学生不浪费考分而进入理想学校,不少家长不惜花费重金请培训机构帮忙“支招”填报志愿,个别报考机构的填报培训要价高达近10万元。

    培训机构指导学生填报志愿的秘诀不外乎四个字——以分选校。具体说来,就是根据高考分数先确定报考学校的档次,参考学校当年录取指标以及往年录取分数线的高低来填报。在保证不落榜的前提下,尽量以现有分数报取最好的学校。单从技术角度而论,这种方法确实能够最大程度避免浪费考分,让考生有更大可能走进与分数相匹配的学校。但这样做是否符合考生的“志”,是否顺应了考生的“愿”,就不得而知了。

    这种以分选校的方法忽略甚至违背了志愿的本义。志愿是什么?不是狭义、简单地选择一所要上的大学,它还包含着一个人的人生志向和愿望,承载着一个人的理想。这不是高考成绩公布后才确定的,应是从小生活与学习积淀的结果,是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早就确定好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人的志愿与高考分数本就没有什么必然联系,无论是专科学历、本科学历,还是研究生学历,只要努力拼博,都可以实现自己的志愿。因此,高考之后,每个考生要做的不是以分定校,而是根据所考分数在分数线界定的区间里选择最有助于实现志愿的大学。

    可问题是,多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人并没有在心中立下自己的志愿。很多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考试书,对自己的未来一无所知,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只知道自己要上大学。等到高考成绩出来,面对众多的大学与专业,当然眼花缭乱。家长只好花钱请相关培训机构来协助孩子填志愿。

    在选择理想的大学和专业时,请教他人未尝不可,但不能完全寄希望于他人。家长和考生要想志愿填得好,不能“临时抱佛脚”,应该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与学习习惯,等到高考成绩出来后再“按分索骥”,才更有可能选择到考生喜欢和适合的专业与学校。

    (作者系蒲公英评论独立评论员)

 


特别关注
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举办学习贯彻习
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十问十答
让脱贫成果惠及天山南北
韩正出席“一个星球”峰会并发表讲话
全面推行林长制
以优良作风书写非凡答卷
理论研究
这所高校学生创新团队为何屡屡夺冠
组织考试作弊,还说出于“好心”
1453个逾期科研项目将被清理 涉及北
暑期游学不能只“游”不“学” 家长切勿
全力提升教学质量是大学的强基工程
围观名校喜报混战:每份喜报,都是伤害
管理创新
高考3+3新政策落地,物理科目被“冷待
林郑月娥:平常心面对升中派位及中学文凭
“复合型”假期是孩子暑假的正确打开方式
400大学生借校园贷后玩消失 称“非法
山东高校学子挥泪跪别母校 校领导获悉赋
"刷脸"入校 北大清华人脸识别技术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