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查看

减少校园暴力 媒体应有新作为
发布时间:2016-3-3 信息来源:教育观察网

刘海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现实生活中,知与行时常错位,有时甚至相去甚远。就教育机构来说,不论是教员体罚甚至殴打学生,或学生之间的暴力行为,均和科学的教育理念格格不入。这类事件一旦被曝光,很快成为舆论热议话题。

    减少中小学、幼儿园的暴力,教育主管部门在发力,舆论也在形成共识。作为新闻媒体,在相关新法规的颁布、实施后,该不该有所作为?如果想有所作为,该有什么新作为?显然,报道方针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对减少校园暴力行为有促进作用。

    表面上看,新闻媒体只要如实报道已经发生的事情就履行了社会责任,但往深层说,针对校园暴力事件的报道,以往媒体做得未必客观全面,因而应有反思的必要。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的真实还有个量比关系的真实。量比关系失衡,即便具体事实的报道再真实,也等于在间接渲染某个方面的东西,最终造成整体真实不及格。打个比方,我们每天看门户网站的社会新闻版块,会觉得我们的社会很糟糕。同样的道理,如果报道幼儿园、中小学的暴力事件时,把个别的、少量的偶发事件说成是普遍性的事件,不仅不客观,还会造成此类新闻的整体失实。

    幼儿园、中小学的暴力案件报道和普通的案件不同,涉及受害人的隐私问题。信息时代,个人隐私的保护难度增加。对于校园幼儿园的暴力事件,新闻媒体有报道的责任,也有保护受害人隐私的责任。只有兼顾报道职责和保护隐私权的责任,报道才能得到社会的真正认可。

    减少校园暴力,媒体要对一个事件进行追踪报道,让施暴者受到法律的惩罚,警示其他人不敢轻易伤害幼儿和中小学生,同时避免因为报道给当事人造成二次伤害。我们的媒体在这些方面显然应该有新的作为。

    (作者系西南科技大学新闻系教授)

 


特别关注
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举办学习贯彻习
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十问十答
让脱贫成果惠及天山南北
韩正出席“一个星球”峰会并发表讲话
全面推行林长制
以优良作风书写非凡答卷
理论研究
这所高校学生创新团队为何屡屡夺冠
组织考试作弊,还说出于“好心”
1453个逾期科研项目将被清理 涉及北
暑期游学不能只“游”不“学” 家长切勿
全力提升教学质量是大学的强基工程
围观名校喜报混战:每份喜报,都是伤害
管理创新
高考3+3新政策落地,物理科目被“冷待
林郑月娥:平常心面对升中派位及中学文凭
“复合型”假期是孩子暑假的正确打开方式
400大学生借校园贷后玩消失 称“非法
山东高校学子挥泪跪别母校 校领导获悉赋
"刷脸"入校 北大清华人脸识别技术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