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查看

民办高校教职工养老不再是盲区
发布时间:2014-3-5 信息来源:教育观察网

    今年63岁的韩希莲1994年从河南老家来西安打工,进入西安翻译学院担任学生公寓楼管理员,直到2010年从翻译学院退休。她一直担心自己将来的养老问题。因为老伴去世的早,两个女儿都没有工作。2007年,当西安市长安区养老保险经办机构以及区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开展民办高校参保扩面工作时,西安翻译学院作为该区最大的一所民办院校,率先给教职工办理了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缴费手续,并为建校初的老员工补缴了养老保险。

    如今,退休后韩希莲每月可以领到1100多元的养老金。在西安翻译学院,像她这样的退休人员还有16名。韩希莲说:“要不是养老保险,我现在的生活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西安翻译学院人力资源部负责社保经办业务的王凯称,他们学院现在是全员参保,共有1150名教职工参加了包括养老保险在内的其他险种。“有了社会保险,教职工队伍从一定程度上固定了下来,使得学院的长足发展有了基本的团队保障。”王凯说。

    西安市长安区养老保险经办中心主任邓发告诉记者,近年来随着长安区民办高校的增多,如何为广大教职工服务,让更多的教职工未来养老无忧,是他们一直为之所努力的重要工作之一。该中心副主任张维娟及业务科科长张丽芝至今还记得她们刚开展这项工作时的难处:“那个时候,很多民办高校刚刚到长安区扎根,他们还不是很理解这项工作,我们就苦口婆心地劝,有时在学校一待就是一天。”

    该中心副主任赵彬则坦言,随着2008年《劳动合同法》和《社会保险法》的颁布实施,加之很多高校都成立了工会组织,教职工对于社会保险的认识也越来越高,维权意识逐渐增强。这些民办高校现在都能主动地前来申报。每年九、十月份,一些民办高校有新毕业的研究生留校,他们都会主动前来申报缴费。

    该区一家民办高校的参保职工小王告诉记者,他是2009年毕业留校的,开始在学校其他院系工作,后来分配到学校机关,由于学校办理了各项社会保险,大家都比较安心。

    长安区养老保险经办中心业务科科长张丽芝说,如今全区参保的民办高校近20所,参保人数接近4000名。除了西安翻译学院、西京学院等大型民办高校职工参保人数较多外,其他民办高校像西安培华学院、延安大学创新学院、西北大学现代学院、西工大明德学院等,虽说参保人数不多,但也有其实际情况。比如在民办院校任职的教师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公办学校的离退休人员,或者兼职人员,他们有自己的“铁饭碗”。还有一部分是留校毕业生和招聘的教职工。这三类人,前面两种是不需要民办院校为其办理社会保险的。至于留校的毕业生和招聘来的教职工,则需要民办院校为其办理社会保险。“通过近几年的宣传动员,民办高校起码都能主动为教职工办理申报缴费手续了。”张丽芝说。(来源:陕西日报  记者 张斌峰;通讯员 兰增干)


特别关注
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举办学习贯彻习
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十问十答
让脱贫成果惠及天山南北
韩正出席“一个星球”峰会并发表讲话
全面推行林长制
以优良作风书写非凡答卷
理论研究
这所高校学生创新团队为何屡屡夺冠
组织考试作弊,还说出于“好心”
1453个逾期科研项目将被清理 涉及北
暑期游学不能只“游”不“学” 家长切勿
全力提升教学质量是大学的强基工程
围观名校喜报混战:每份喜报,都是伤害
管理创新
高考3+3新政策落地,物理科目被“冷待
林郑月娥:平常心面对升中派位及中学文凭
“复合型”假期是孩子暑假的正确打开方式
400大学生借校园贷后玩消失 称“非法
山东高校学子挥泪跪别母校 校领导获悉赋
"刷脸"入校 北大清华人脸识别技术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