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查看

权力清单让改革有的放矢
发布时间:2014-2-22 信息来源:教育观察网

    国务院日前决定向社会公开国务院各部门目前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清单,以锁定各部门行政审批项目“底数”,接受社会监督。据媒体今日(2月21日)统计,除了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外,在75个国务院部门中,目前已有47个部门公布了目前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总量达1031项。

    这一份审批项目清单,让“权力”二字不再抽象,一目了然。媒体盘点,在已公布清单的部门中,目前保留行政审批项目最多的则是国税总局,达87项,其审批对象多为“纳税人”,国家林业局以76项紧随其后。保留行政审批最少的是国资委与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二者均仅有1项。除了总量和审批内容明晰化,各部门简政放权的力度也昭然可见:国家铁路总局取消行政审批项目近六成,文化部则下放了近7成的审批权。

    从去年四月到今年2月,国务院已经先后五次下放了行政审批权,力度不可谓不大、频率不可谓不高。只是此间公众都只能大概了解下放总量,和诸如生产经营、表彰评估这样的大门类,对各部门的权力运行状况、简政放权的进度并无详细的把握。变抽象为具体、变笼统为详尽的权力清单,让政府与市场之间的边界变得明晰化、动态化,也让政府职能改革变得有的放矢。

    高度集中且事无巨细的行政审批权力,是标准的计划经济符号,与大政府小社会的社会生态互为因果。在这种高度控制下,整个社会秩序都要以政府的运作规则为核心,都要以简单的垂直式管理为基础,不但导致了社会自治能力的萎缩,也给公共管理带来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惯性和传统。在新一届政府简政放权的改革中,这种传统和惯性已经展现出了一种“疾风劲草”般的强韧。

    有的审批权因伴随一项实效性项目而生,取消本是自然而然,现在却纳入了简政放权的成绩;有的部门擅长暗度陈仓,“边减边增”和“明放暗管”的问题始终存在;有的审批权涉及多个部门、处在权力交叉地带,改革的节奏因权属的模糊而放缓。更有甚者,一些地方政府通过设立扶持项目、评奖评优项目、命名挂牌项目等进行公共资源的政策性分配,一些部门通过第三方的评估中介潜在操纵审批——此类“隐性审批”的存在,稀释了改革的效果,让大数据描摹的简政成果变得不再那么“实诚”。

    国务院公开各部门行政审批清单,并要求“除公开的事项外,各部门不得擅自新设行政审批事项”,就是旨在扫清这些权力死角,揭开这些“隐性审批”的把戏。一份公开的审批清单,一方面是约束各机关:有权做什么,无权做什么;一方面也是在告知公众:何处可以批评,哪里可以监督。更重要的,是在勾勒改革进度表,成果清晰可见,壁垒昭然若揭,下一步的目标也因此可以确定。

    除却对行政审批权下放的促进,权力清单和此前公布的三公经费一样,也是政府迈向透明化的举措。将政府行政放置在公众监督之下,将权力运行放置在阳光之下,让老百姓不是通过媒体望风和街头巷议来揣测政治运行,这个进步的重要性恐怕并不逊于大力度的简政放权。(作者系光明网评论员)


特别关注
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举办学习贯彻习
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十问十答
让脱贫成果惠及天山南北
韩正出席“一个星球”峰会并发表讲话
全面推行林长制
以优良作风书写非凡答卷
理论研究
这所高校学生创新团队为何屡屡夺冠
组织考试作弊,还说出于“好心”
1453个逾期科研项目将被清理 涉及北
暑期游学不能只“游”不“学” 家长切勿
全力提升教学质量是大学的强基工程
围观名校喜报混战:每份喜报,都是伤害
管理创新
高考3+3新政策落地,物理科目被“冷待
林郑月娥:平常心面对升中派位及中学文凭
“复合型”假期是孩子暑假的正确打开方式
400大学生借校园贷后玩消失 称“非法
山东高校学子挥泪跪别母校 校领导获悉赋
"刷脸"入校 北大清华人脸识别技术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