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北京积水潭医院,董长海在输完剩下的营养液后,将转到平谷区岳协医院住院观察,一到两个礼拜之后,他再回来进行下一次化疗。到时候,如果积水潭医院这边床位紧张,他的化疗就只能在平谷进行。
我这么一个儿子,就算是‘砸锅卖铁’也得把他医好”,说这句话的是一位母亲——她的儿子、中国农业大学大三学生董长海去年被查出罹患骨癌,这位土家族阳光男孩正在与“死神”赛跑。
日前,记者专程赶往医院探望董长海,据了解,他有一次打篮球时左腿膝盖被撞伤,感觉肿痛不适,去医院检查几次后确诊患有恶性骨肉瘤(骨癌)。2013年12月13日,董长海开始住进北京积水潭医院接受骨肉瘤化疗,但接踵而来的病痛折磨以及高昂的医疗费用让这个农村娃儿犯了难。
村里首位重点大学生意外发现患骨癌
今年23岁的董长海来自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2011年9月,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成为村里考上国家“985”“211”重点高校的第一人。
走出大山的董长海为了减轻家里负担,向学校申请了贫困生国家助学贷款,利用课余时间外出做兼职贴补自己的生活。
似乎是命运在向这位品学兼优的贫困生开玩笑,2013年秋季开学后,在一次打篮球中董长海的腿被撞伤,起初他并没把腿伤放在心上,但隔了几天后,董长海便发现左腿开始胀痛。
“后来影响到上课后,董长海去了校医院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检查,医生告诉他腿部有骨巨细胞瘤,11月,最终确认董长海患有骨肉瘤”,董长海同班同寝室的丁同学说。
董长海告诉记者,他根本没想到会得骨肉瘤这种病。“像是生命在开玩笑,自己从小就没进过医院,身体一直很好,最初害怕爸妈知道后会受不了这个残酷事实的打击。本来,父母常年劳累身体不好,加上年过半百,不忍心再让他们为自己担心,更不想给他们太大的压力。”
贫困农村家庭收入远不够高昂医疗费
像骨肉瘤这样的肿瘤疾病,要想根治少则几十万、多却高达数百万甚至上千万。据了解,董长海整个家庭唯一的经济来源是父母在外打工的微薄收入,一年到头攒下的钱除了基本生活必需品,供给董长海兄妹两人上学后所剩无几。
“我们在家用马匹在崎岖的山路上驮运矿石,天晴的时候能有活干。如果遇上雨季,山路泥泞很难行走就没办法出工,只能闲下来,这是个看天吃饭的活儿。”董长海的父亲说。
董长海告诉记者,现在还处于化疗期间,不太清楚具体数目,需要进一步化疗观察;关于手术费和医药费的问题,他表示,每一次的用药不一样,乐观估计,加一起自费部分应该需要40万到50万。
按照院方的诊疗方案,3万/次的化疗需要16-20次,化疗费累计54万、手术费用36万、自费药物8万,刨去额外费用外共计98万;再减去学校按政策报销的部分38.4万(2次化疗、90%手术费),最后统计需自费部分为59.6万元。
农大工学院2011级辅导员刘觅知介绍说,董长海的医疗费用除去可以报销的一部分外,有些治疗期间自费买的药品和治疗时的用药花费都很高,这些费用不能报销,只能自己掏钱,比如“恩度”这样的一些非报销范围药品。
“化疗一次就需要3万、随着化疗次数的增多、用药的不同,费用也会有差异。”刘表示。
同学自发组织募捐、老乡筹爱心捐助
得知董长海患上骨肉瘤后,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学生会经院领导批示后,曾在全校发起倡议书为董长海做了一次募捐活动。
此次活动的负责人之一、该院学生会副主席张同学告诉记者,他与董长海是同班同学,募捐活动是在去年12月19日和20日午间进行的,共募捐到37648.6元爱心捐款,并于第一时间将钱存入到董长海的银行账户里。
董长海说,他将要办理出院手续转到平谷区的一家医院(北京岳协医院)进行住院观察,一到两周后,再到积水潭医院接受下一次化疗。如果到时候积水潭医院床位紧张,那他就只能在岳协医院化疗了。
而在采访当日记者看到,由贵州林达集团、京黔高尔夫球队、贵州驻京团工委和贵人乡助网等机构和企业联合组织的代表团一行也来到病房探望和慰问,转交给董长海42270元爱心捐款。
贵人乡助网负责人颜桢松告诉记者,他们自从获悉贵州老乡董长海同学患骨肉瘤后,就自发地向周边熟人、朋友介绍董的情况,希望利用一些渠道和途径向大家发出爱心倡议,来共同捐助这位大学生。“几经接触,我们看到了董长海同学的坚强、乐观、积极努力。”上述人士说。
父母:“砸锅卖铁”也要治疗
董长海的父亲董泽元介绍说,在此之前,他和妻子在沿河县的一家矿场用马匹驮运矿石,知道孩子患病后,12月16日赶到北京。他说,向亲戚借来的35000元,以及省吃俭用攒下的2万元积蓄都花光了。但无论如何,也要想办法把儿子医治好,不放弃任何治疗的机会。
当记者想要留下董父的联系方式时,记者拨号过去却没有接通,董父说手机欠费了,还没交费。董父来京后白天陪护,晚上就席地而睡,一是为了陪着儿子,二也能节省点钱。
次日,记者电话联系到了董长海的母亲,通话过程中,她说,“等春节后,手术时才能去北京。借也好、贷款也好,无论如何都要治疗,就这么一个儿子,就算是‘砸锅卖铁’也得把他医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