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要在转型中突围,改革要在险滩中破局,民生要在共享中进一步改善……这是时代给我们的压力,也是我们的方向和实现“中国梦”的重大历史机遇。
在这种种改革的突围中,教育的突围之路在哪里?我们从哪里出发,要到哪里去,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任务。这是我们教育事业发展的大方向,也是我们事业的新起点,是实实在在的教育改革“深水”突围的“大道”。
但现实的抓手在哪里?换句话说,撬起“教育综合改革”杠杆的支点在哪里?
那就是人民的需要和国家的期待。在教育改革的实践中,二者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指向“中国梦”的实现。
有明确的方向,有甩开膀子干事的决心,有统筹兼顾的智慧,有日渐完备的顶层设计……我们有信心会在这条大道上走得更远,有信心让教育成为“中国梦”最重要的动力源之一。
培养实干创新人才,助力中国梦。“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中国梦”的实现需要脚踏实地的实干者,需要各个领域的创新人才,同时也需要培养具有现代意识的公民。回到我们的出发点,教育综合改革的目的是什么?改革就是要切实解决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这些重大问题诸如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等等,事关创新人才的培养,更关乎中国的未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实现。
这就是教育的时代使命,通过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为每一个受教育者“修更宽的路,修多样的路,同时要建立体交叉的路”……这些不同道路上学生的成长与成才,通向中国教育梦想的实现,同时也为实现“中国梦”奠基。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助力中国梦。民生问题是“中国梦”的现实“温度计”,教育改革要解决好事关民生的种种教育问题。人们需要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更科学的教育制度设计、更先进的教育理念,等等。虽然教育这些年来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人民群众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教育综合改革的总目标,也是衡量我们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这就要求我们把着力点放到人民需要的地方去,力争事半功倍地解决突出问题。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设立改革的阶段性目标,“力争取得更具标志性的、有较高显示度的成效,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这是教育的民生,这才是我们需要的教育综合改革,让每一个人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从而凝聚整个中国的力量,推动中国的复兴之路。
提升人民幸福指数,助力中国梦。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圆“中国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而提升全社会的幸福指数。提升幸福指数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根本上讲,就是要进一步提升社会和谐的水平。从教育方面说,我们要进一步促进教育均衡,解决好教育公平和效益的关系,解决人民因教育而产生的种种影响幸福的焦灼感,通过教育推动社会各阶层的顺畅流动,让教育公平推动社会公平,让人民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终身学习,人人成才”,这是我们的教育梦,是我们气势恢宏的“中国梦”的一部分。梁启超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提升教育质量,从而造就无数有远见、有胆识、有智慧、有爱国情操的公民,则“红日初升,其道大光”的壮观景象必然会出现在中国这片神奇的土地上。
教育培养着、感召着、团结着、凝聚着向梦想的地平线奔跑的“少年”。这是教育的使命,教育的自豪。
下一篇 “课程育人”:才是回归教育本真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