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查看

城镇化是教育改革机会之窗
发布时间:2013-3-13 信息来源:教育观察网

城镇化是教育改革机会之窗

                   ——访全国政协委员、云南省政协副主席罗黎辉

文/柯进

    站在万达伯尔曼大饭店12楼的窗前,眺望华灯初上的北京城,已履职10年的全国政协委员罗黎辉的内心从未像今天这么激动。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而在国家的战略安排下,新型城镇化为中国教育现代化的推进,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改革机会!”在接受记者专访时,罗黎辉说,“这几天,我正在赶写几份关于教育如何对接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提案。”

    对于教育,罗黎辉有着解不开的情结。从华东师大到西南边陲工作,他始终在研究中国教育不同时期的发展轨迹,以及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今天的教育,与古代、近代都不一样,它必须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前列,必须为国家冲破发展障碍‘破题’。早在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上,国家就提出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这个战略的实质,就是吹响了破除支撑过去半个多世纪中国发展的城乡二元体制的号角。十八大则是更进一步明确了未来中国的这条发展道路。”罗黎辉说,教育自身具有迟效性,教育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之间又存在滞效性,因此,在国家重大的战略布局之下,教育就必须着眼于根本问题,在打破城乡二元体制上动脑筋,而教育一旦滞后于新型城镇化发展,当前的改革机会窗口就会关闭。

    在罗黎辉看来,这些年,政府和教育部门为教育发展付出了巨大心力,通过外部“输血”、加大投入以及推进各类工程的方式,切实改善和提升了农村教育的办学条件和水平。但是,如果不从根本上修补阻碍教育发展的二元社会体制“漏洞”,一味“输血”、“灌水”,效果都只会是改善性的。

    教育究竟如何呼应新型城镇化的国家战略部署?“新型城镇化的前提必须是一元体制,而教育目前所出现的诸如随迁子女就学、异地高考、择校等热点难点问题,都是城乡二元体制所造成的。因此,只有抓住新型城镇化的机遇,从体制转轨入手,实行城乡一体化的教育发展方式,才可能使教育沿着国家新‘四化’的方向,率先越过改革平台期,并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罗黎辉认为,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可以抓大放小,率先将过去城乡“二轨制”运行的学校用地审批政策、教师住房、编制、教师补充机制、津补贴、培训等政策法规和管理,合并为“一轨”,并在目前部省(区、市)教育战略合作协议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的基础上,将改变城乡二元体制的要素加进去。

 

 

下一篇 好奇心和想象力需要教育滋养 


特别关注
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举办学习贯彻习
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十问十答
让脱贫成果惠及天山南北
韩正出席“一个星球”峰会并发表讲话
全面推行林长制
以优良作风书写非凡答卷
理论研究
这所高校学生创新团队为何屡屡夺冠
组织考试作弊,还说出于“好心”
1453个逾期科研项目将被清理 涉及北
暑期游学不能只“游”不“学” 家长切勿
全力提升教学质量是大学的强基工程
围观名校喜报混战:每份喜报,都是伤害
管理创新
高考3+3新政策落地,物理科目被“冷待
林郑月娥:平常心面对升中派位及中学文凭
“复合型”假期是孩子暑假的正确打开方式
400大学生借校园贷后玩消失 称“非法
山东高校学子挥泪跪别母校 校领导获悉赋
"刷脸"入校 北大清华人脸识别技术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