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查看

刘道玉,八十正当年
发布时间:2013-1-14 信息来源:教育观察网

    武汉大学化学院创隆厅,刘道玉教授参加“80华诞教育论坛”后乘电梯离开。虽然已经80高龄,先生仍然心系中国教育。在著名教育家、武汉大学原校长刘道玉迎来八十诞辰之时,他的“桃李”从世界各地回到武汉,齐聚珞珈,为他拜寿。
    这不是一场私人贺寿。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亲笔为刘道玉校长题写祝寿词:“先生声名重,改革举大旗。敢为天下先,甘做护春泥。桃李遍九州,文章焕万世。八十正当年,百岁众人期。”《南方周末》联合东方卫视为“中国梦践行者”颁奖,刘道玉获得的颁奖词是:“他是当代中国最值得记取的大学校长之一,也是虽没有权力却有非凡影响力的教育家”。全场所有观众起立向他鼓掌致敬。
    当日下午3时不到,刘道玉一袭风衣,精神矍铄地走入武大化学学院报告厅。许多满头华发的老学生早已在此等候,他们起立热烈鼓掌。刘道玉登台论道,这次庆生活动的主题成为:共论“创造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在大学创新体系中,教育短板是本科教学。相当多的学校不重视本科教学,我国的院士、名师、博导和学术带头人,几乎没有人愿意在本科教学第一线长期耕耘!”在所作《论大学创新体系的构建》发言中,刘道玉声如洪钟。
    中国的大学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中国崛起,首先要改革教育,核心是设计全新的人才观。在1981—1988年担任武汉大学校长期间,刘道玉以非凡的胆识,拉开了中国高教改革的序幕。他推行的学分制、插班生制、导师制、转学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等,领全国风气之先,许多制度已成中国现行高教的基本制度。
    之后,他坚持理想大学信仰,指引一代又一代人,“我所为何求呢?我别无所求,唯一就是希望实现我的一个教育情结——创造教育之梦!”
 
    推行学分制
    成为全国高校首吃“螃蟹”的校长
 
    1982年,英国上院一位议员访问武大,刘道玉对他说
    傅红春现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他是武大经济系七七级学生,1981年,作为学生会干部,他与被亲切地称作“刘道”的校长隔着圆桌讨论“学分制”。
    “我有一个问题想问校长,学分制这么好,您能用一句生动而又形象的话说出学分制好在哪里吗?”刘道玉答:“学分制好就好在,让腿子长的跑得快,让肚皮大的吃得饱!”
    傅红春不完全赞同:“学分制的好处是,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兴趣和社会需求,合理地组织自己的知识结构!”
    “作为恢复高考后第一届,我们感受到的是浓重的计划体制氛围,招进来多少人是规定好的,什么时候学什么课程也是规定好的,全国都一样。我们当然不希望成为一个模子压出来的产品。”傅红 春告诉本报记者。1981年8月,刘道玉走马上任武汉大学校长,要在武大全面推广学分制,得到绝大多数学生支持。
    傅红春当时不知道,推行“学分制”,全国高校没有人敢吃这个螃蟹。
    学分制在官方文件上出现是1978年,在当年的全国科学大会上,专家和国务院负责人提出“试行学分制”。之后,教育部正式提出“在有条件的高等院校试行学分制”。
    当时,在教育部高教司工作,之后参与了武汉大学学分制改革的娄延常记得,当时提出有条件的高校进行改革,“没有高校有条件,没有高校干,只有道玉同志敢”。当时,反对者认为这个所谓的学分制,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套东西,即便改造也不适合中国的国情。
    刘道玉从教育部回到武汉大学工作时,48岁,他是新中国培养的大学生中第一个担任大学校长的,也是全国重点大学中最年轻的校长。他在压力之下,推行酝酿已久的学分制,使武大成为学分制改革的先锋。直到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议》出台,实施学分制才有了明确的地位。
    进行学分制试点的武汉大学所确立的课程模块,之后成为大多数中国普通高校实行学分制及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框架。如今,全国绝大多数高校都,从学分制“破冰”到近年来“按学分收费”,时光走过30余年,教育改革的步伐没有停歇。现在实行的双学位制、贷款制、自由转专业制,也都是刘道玉当年教改的产物。
    中国高等教育与世界接轨已是大势所趋。百年育人,中国如何培养出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还需要更多‘刘道’式人物的勇气和见识”,傅红春说。
    刘道玉自我评价:本事不大也不多 真情不淡也不少 
    “考来武大读博之前,就知道刘道玉是传奇人物。”昨日,武大2012级博士生谢德富早早来占座。2012级本科生王泓民说,刘道玉“匹夫有责”的信念和不循常规的精神,也让“90后”“崇拜”。
    许多学生抱着仰慕的心态,来看这“神一般的存在”。在百年武大历史上,刘道玉成就了一段传奇岁月——
三上教育部

    以5个本科生换得易中天
 
    一名“右派”教授因某种原因10年没有加薪晋级,刘道玉亲自去教育部陈述理由,硬把工资涨了上去。这位教授叫韩德培,国际法学家,法学泰斗;
    还有一名“右派”教授被放到贵州大山沟里,刘道玉把他像宝贝一样挖到武大,并派往美国开展合作研究。此人叫张尧庭,教授博导,统计学家,后来成为管理学院院长;   
    一位才华横溢的研究生被导师暗许为国学继承人,却因“带薪、已婚、来自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的四条政策所限,毕业后必回原地。刘道玉三上教育部,以5个本科生换下了他。此人名叫易中天,昔日留校不易,而今如日中天; 
    一个历史系的大学生,从15岁开始研究死人的头盖骨,却坚决要从历史系转到生物系。转到生物系后,不好好上生物课,要去神农架找野人;捉不到野人自己就在神农架里当野人,结果考试成绩不及格毕不了业。刘道玉说,发表了这么多野考论文的学生怎么不能毕业呢?不仅让学生毕业还给安排工作,安排的工作不满意,回来再安排工作。这位学生叫王小村,后来是英国牛津大学脑科学研究所博士后高级研究员和客座教授,美国生物传感系统公司即闻名美国的法摩康公司总裁……
    这些事,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的武大。讲述自己在知识分子身上倾注的由衷之情时,刘道玉说:“我这个人本事不大也不多,可真情不淡也不少!”
 

   揭秘莫言的礼物 
 
    在刘道玉收到的八十寿辰贺礼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诗作了。莫言为刘道玉校长作诗,有一段因由。
    “2012中国梦践行者”活动举办前,莫言的好友、翻译家许金龙得知刘道玉荣获此奖,想请莫言写个“寿”字,带到上海亲手交给老校长。哪知,莫言写的不是一个字,是一首诗。
    易中天说,许金龙与莫言的交情非同一般:“许金龙先生能成为大江健三郎和莫言这两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见面的穿针引线人和翻译,要感谢刘道玉校长推行的插班生制度。”
    许金龙蹬过三轮、做过木工,在澡堂给人服务。文革开始,他上到初一就下乡了,连初中毕业证都没有。1985年,卡车司机许金龙从报纸上看到武汉大学招收插班生的新闻,大喜。他连夜开着卡车从南京到武汉报名,被录取。插班生,这是时任武大校长刘道玉的个人创举,一共只办了三届。三届插班生,出了不少作家、科学家、经济学家。


特别关注
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举办学习贯彻习
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十问十答
让脱贫成果惠及天山南北
韩正出席“一个星球”峰会并发表讲话
全面推行林长制
以优良作风书写非凡答卷
理论研究
这所高校学生创新团队为何屡屡夺冠
组织考试作弊,还说出于“好心”
1453个逾期科研项目将被清理 涉及北
暑期游学不能只“游”不“学” 家长切勿
全力提升教学质量是大学的强基工程
围观名校喜报混战:每份喜报,都是伤害
管理创新
高考3+3新政策落地,物理科目被“冷待
林郑月娥:平常心面对升中派位及中学文凭
“复合型”假期是孩子暑假的正确打开方式
400大学生借校园贷后玩消失 称“非法
山东高校学子挥泪跪别母校 校领导获悉赋
"刷脸"入校 北大清华人脸识别技术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