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党全国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热潮中,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同志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同志,11月29日集体参观国家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复兴之路》展览,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主政后一次重要的集体活动,寓意深刻,意味深长。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以回首昨天、审视今天、展望明天的历史纵深感,郑重向党内外、国内外宣示:中国共产党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将牢记肩负的历史使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团结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努力把我们的党建设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好,把我们的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昨天:“雄关漫道真如铁”
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时候,我们深深懂得,我们今天所做的工作,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同人民一道顽强拼搏、接力奋斗的继续。在这样的时刻,回顾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走过的历史进程,重温党和人民为振兴中华而团结奋斗的历史,对于我们深切领悟和牢记党肩负的历史使命,不忘本来,面向未来,励精图治,团结进取,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为实现十八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奋斗,是很有意义的。 历史是不应该忘记的,忘记过去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和未来的目标。近代史上,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上都是罕见的,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成为全民族最强烈的愿望。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之英勇奋斗、无私奉献。在中国,从来没有一个政治组织像我们党这样,在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中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付出了那么多牺牲、建树了那么多功绩、创造了那么多奇迹。正因为如此,人民支持我们党、信赖我们党、拥护我们党。我们今天正在从事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继承和发展,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事业的继承和发展。为了振兴中华而前赴后继、接力奋斗,始终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主旋律。
今天:“人间正道是沧桑”
道路决定命运。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国家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是极为艰巨的任务。90多年来,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紧紧依靠人民,接力探索独立自主的民族复兴之路,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党和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党和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党和人民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不动摇,在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面前坚定捍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引领改革开放的航船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进,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二十一世纪。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党和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着力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中国经济以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三倍多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5000美元,城镇化率突破50%,我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伴随着经济生活的深刻变革,中国社会焕发出蓬勃旺盛的活力,人民享有越来越广泛的自由和权利,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迸发出巨大创造能量。国家的发展唤起全民族的文化自觉和自信,使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都得到尊重,中华文化以开放、包容的姿态面向世界。在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和转型的过程中,我国社会大局始终稳定,长期保持了政通人和、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显著增强。我们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突如其来的重特大自然灾害和传染病疫情,从容应对了一系列关系我国主权和安全的重大突发事件,经受住了一次又一次国际政治、经济风浪的重大考验。香港、澳门回归,“神舟”飞天、“嫦娥”揽月、“蛟龙”探海,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巨大成功,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创造的人间奇迹等,都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发展进步的伟大力量。这一切,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来说,都是了不起的成就,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奇迹”。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无可辩驳地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没有别的什么主义能够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这是党和人民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
明天:“长风破浪会有时”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中国梦”。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抚今追昔,我们对党和人民创造的历史伟业倍加自豪,对党和人民确立的理想信念倍加坚定,对党肩负的历史责任倍加清醒。 我们党已经完成了从革命救国到执政兴国的历史性转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历史和时代赋予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使命。为了实现这一使命,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初期就提出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并且在上世纪末如期达到了前两步战略目标,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我们现在正在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而奋斗,那就是到我们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只要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就一定能够胜利实现这个宏伟目标。 党的十八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宏伟蓝图,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为党和国家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奠定了坚实基础,开启了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新征程。摆在全党面前的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抓紧工作,抓紧落实,通过未来5年的工作,为到2020年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进而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一定要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夙夜在公、勤勉工作,信心百倍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困难和风险,奋力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下一篇 习近平: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