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查看

儿童眼睛里隐藏的教育秘密
发布时间:2013-1-7 信息来源:教育观察网

儿童眼睛里隐藏的教育秘密       
                 ——镜像神经元理论对儿童教育的启示

   

为什么人们打哈欠时会互相感染?为什么孩子们理解的速度有快有慢?镜像神经元理论能够给予科学的解答。禹天建 绘

文/陈建翔


    笔者的孩子2岁多的时候,有一天,他指着《北京晚报》里的“生活”二字,对妈妈含混不清地说:“妈妈,生活!生活!”妈妈大惑不解,谁也没有教过他,孩子怎么认得这两个字?过了几天,家长才恍然大悟:原来,孩子是看电视上的《生活》栏目,主持人经常念“生活”、“生活”的,他知道了这两个字的发音,跟报纸上一对照,就辨认出来了。
    那么,在孩子身上出现的这些事,到底意味着什么?儿童为什么能“无师自通”?日常生活中,为什么人们打哈欠时会互相传染?为什么我们看到别人在吃东西,自己的口水就来了?属于教育的问题就更多了,为什么孩子理解的速度有快有慢?为什么有过童年迁徙经历的孩子长大以后有出息的比较多?为什么有的孩子会得“自闭症”?为什么“身教重于言教”?等等。最近在科学界和教育界倍受关注的镜像神经元理论,能够给予科学的解答。

    孩子的所见具有伟大的教育意义

    他们所见的即是其所思、所悟、所教和所学的内容,孩子潜在的学习机制通过见到外部事物得以唤醒和启动
    镜像神经元对儿童教育的启发价值,涉及到了对儿童教育基本原理的重新理解。

    孩子看见的,就是他们思维的
   
    镜像神经元的发现,使我们不得不对自己的眼睛“刮目相看”:眼睛不仅仅是外界万千事物的“感受器”,它本身具有判断和领悟的功能即理性能力。换句话说,人的视觉有思维能力。思维,从“看见”的瞬间就同时开始了;他所看见的,就是他所思维的,所以叫“所见即所思”。
    由此看我们的学校教育,就应该明白:孩子们的视觉和思考是在一起的,不是两件事,而是同一件事!感性认识器官和理性认识器官是合一的。由镜像神经元带来的“镜像革命”,其实是孩子眼睛里的革命。

    孩子的思维,首先是顿悟型的“母思维”

    镜像神经元原理告诉我们:人的视觉有思维能力,是一种顿悟的思维,所以叫“所见即所悟”。
    我们认为,人类应该有两种思维方式,即直观、直觉、顿悟的思维,和一般理解的那种抽象、推理、分析的思维。前一种思维方式,是人类更为远古、更为基本、更为重要、更为有效的思维形式,我们把它称为“母思维”,它在人类几万年的进化史上,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后一种思维方式,则是在抽象的文字符号出现以后形成,日渐逻辑化、规则化、技巧化的思维方式,我们将其称作“子思维”,它在人类几千年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占据了人类理性判断的主导地位。
    我国儿童教育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没有充分认识到“母思维”的作用和地位(或者根本不知道它的存在),过早地、片面地、畸形地培养了儿童的“子思维”。在孩子的早期经验中,感性活动贫乏,视觉意象欠缺,他们过早进入了主要依靠抽象推理的学科学习。这一方面使得许多孩子面对高度抽象的词语、定理和公式,由于没有相应的感性材料做支撑而无法理解,造成“学习困难”;另一方面,更多孩子的思维只会从抽象到抽象,鹦鹉学舌,形式僵硬,缺乏想象力,更遑论思维的创新!这种状况延续到高等教育,使得学生的思维严重脱离感性现实,学术研究变成了“纯语法游戏”。
    进一步说,这种被康德称作“空对空”的思维,被叔本华称作“不生产”的思维,最严重的后果,是年轻一代的思维缺乏“悟性”,整个民族的创新能力降低。所有具有重大价值的领先的科学成果,无一不是思维从无到有“原创”的产品。

   孩子的大脑里藏着一位饱经沧桑的伟大教育家

    人的视觉接受外界信息的过程,是人对环境影响进行判断、思考、吸收和反馈的互动过程,都有主体的改变和结果形成,也就是说,都有教育意义。教育作用在孩子“看见”的瞬间就产生了。这就是所谓的“所见即所教”。
    镜像神经元原理说明,在每个孩子的大脑里,都藏着一个活了至少5万年的大教育家!我们能肯定自己的说教比这个伟大的远古圣贤更有力量吗?
    当孩子们看见(某种现象)的时候,教育作用已经“自动”地发生了,这属于无声无息的“首次教育”,此时教育他们的,就是那个进化了至少5万年的大教育家,而我们大人、老师在孩子们“看见”之后对他们的教育,已经“晚”了一步,属于“二次教育”。
    如果“二次教育”与“首次教育”在性质、方向上是统一、协调、互补的,那自然是好事;怕就怕二者是背离的、冲突的、矛盾的,如果这样,孩子的心灵世界就必然产生混乱、冲突或虚伪。经常的情况是,我们的“小教书匠”跟伟大的“历史教育家”在较劲、在吵架,让孩子不知道该听谁的。
    柏拉图在《理想国》里,曾经引用苏格拉底的话说:“一切探询和学习都只能是回忆。心灵本身作为一种不朽的东西,已经是诞生过若干次了。”他自己还说:“它(指心灵)已经看到过存在于这个世界和位于这个世界之下的那个世界的一切事物,它认识它们当中的每一个。”这些话,过去我们读起来,确实有点不知所云。但现在,有了镜像神经元这个视角,我们就可以理解柏拉图的伟大猜测:在我们的身体里有一种机能,能够帮助我们保持历史进化的文明成果,并且在需要的时候把它“回忆”起来。

    每一个孩子无一例外,都是“无师自通”的学习天才

    藏在孩子眼睛里的教育家,并不是什么外在的神秘力量,而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天赋,是他们内在的潜能。
    镜像神经元使得每一个孩子都无一例外地成为“天生的学习者”。这就是说,在他们的身体内部,天然地具备学习的生物学基础,它一旦与外部事物相接触,就自动“启动”,变成学习机制。
    我们成人,包括许多教师和专家,经常低估孩子的学习能力。在这方面,历史上最有名的当属洛克的“白板说”。洛克是英国近代经验论哲学家,他认为人生下来的时候心灵里一无所有,好像一块干干净净的白板,一切观念都是生后印到心灵上的。即使是在现代社会,持有洛克这种观念的人也不在少数。
    这一观点无法解释:为什么婴幼儿有那么惊人的学习能力?为什么在孩子身上会出现“无师自通”的现象?
    在我们看来,孩子的学习成长是预成与生成的统一、超验与经验的统一、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的统一,两个方面都不能否定。说孩子的学习有“预成”的方面、“超验”的方面、“历史因素”的方面,即是讲每一个孩子生而为人,都有生物遗传的天赋(例如镜像神经元的天赋),使得他们先天地具备学习的潜在条件、潜在机制;说孩子的学习又有“生成”的方面、“经验”的方面、“现实因素”的方面,是讲他们潜在的学习机制,要通过与外部事物(学习对象)的接触、结合,才能够唤醒、启动,变成现实的学习过程。
   
    儿童教育应顺应天性“替天行道”


    教育是内在于人、由内向外展开的过程,镜像神经元就是内置的教育遗传密码,发挥着隐藏教育者的作用


    教育是内在于人的,人类也应按教育的规律来建造


    人类为什么会贵为万物之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人类的遗传物质里,就有教育的遗传基因;人类个体在接受了教育遗传基因之后,他的生命特质就被教育的规律所规定,其生命结构就按照教育的规律来构造、生成和展开。
    大自然把文明智慧“压缩”成具有内在映射和模仿机制的特定编码,储存于人的神经细胞里。经过编码的文明智慧模型变成了遗传密码,“内置”于人类个体大脑,使其“人人有份,代代传承”,这正是人类生命的得天独厚之处。人类个体在生命孕育之初,就开始“接受族类的教育”了。生命的孕育,与教育的“植入”,是同时的过程。而且他所接受的,是一种“教育机制”,它能够帮助个体在生命成长的过程中随时进行自我教育。
    这就是说,教育首先是作为一种生命机制是内在于人的,由内向外展开的,而不是像我们通常所理解的那样,是外部操作、由外向内“灌输”进去的。

    敬畏和追随孩子内在“隐藏的教育者”
 
    镜像神经元作为“内置”的教育遗传密码,发挥着“隐藏的教育者”的作用。它是孩子具有高度天赋、无师自通的秘密所在。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敬畏和追随“隐藏的教育者”?
    研究表明:越是接近自然状态的教育,越容易发挥孩子的天赋。在比较自然的教育下,家长和老师应该注重孩子的“自发性”、“领悟力”和“创造力”。“自发性”是指孩子不需要大人帮助或督促,自己在那里专注地琢磨什么,或者有模有样地做“表演”;“领悟力”是指孩子在没有大人教授的情况下,能够“突然”把不同的东西联系起来,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或者发现事物现象“背后”隐藏的东西;“创造力”是说孩子在“自发性”和“领悟力”的基础上,说出了什么、唱出了什么、写出了什么、画出了什么、做出了什么、表演出了什么,只要是他自己想出来的并且是有新意的,都属于孩子的“创造力”。
    “自发性”、“领悟力”、“创造力”,是表明孩子天赋状态的三个维度,也是考察镜像神经元是否发挥作用、是否活跃的三个最基本的方面。这都体现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一旦家长观察到了孩子的这些行为,就应该引起高度注意,因为这很可能显露了孩子的某些天赋倾向。在此基础上,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对孩子的行为进行鼓励,提供必要的条件,通过或“明”(有意)或“暗”(无意)的方式,把孩子的天赋慢慢“牵引”出来,成就他们生命中最宝贵的因缘。

    重新解读和实践“身教重于言教”

    有些家长天真地认为,说教是解决孩子成长问题的唯一方法,他们过分依赖言语的作用而忽略其他因素,甚至在他们斥责孩子、痛下毒手打孩子的时候,以为只要说上一句:“我这是为你好呀!”就可以取得孩子的谅解。其实,家长打孩子时的凶狠、丑恶的表情,已经向孩子说明了一切。
    现在我们就可以真正理解为什么“身教重于言教”了,因为孩子不是在大人的说教中成长的,而是在他看见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自己看见了什么,比成人教他什么更重要。老师和家长平时的面部表情、是否微笑、动作姿态,以及他们的敬业精神、待人接物、人格修养,都是不说话的教育。

    视觉的启蒙训练比知识的早期教育更重要

    一份研究表明,美国历届总统中大部分有过童年迁徙的经历。童年迁徙的经历究竟给他们后来的成功带来了什么神奇的影响?这些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童年迁徙的经历,有助于镜像神经元系统的充分发挥,使得人们不仅见多识广,而且有更高的直觉智慧。
    我国家庭教育,特别是幼儿家庭教育存在的一个大问题,就是不重视感觉训练,缺少审美教育,正如前面所述,孩子与生俱来的“母思维”还没有充分发展起来,就过早地进入了以抽象的语词、符号、公式为内容的知识训练,片面发展了“子思维”,结果思维的意象材料匮乏,发展“后劲”不足。

    更好的教育是改变孩子看见的一切

    “孟母三迁”说明了环境教育的重要,家庭的每一个角落都会“说话”,都与孩子有随时的“交流”。要注意儿童居室的基本色调、墙面、贴画、装饰物、书架、灯光等所表达的教育涵义。
    当今的环境教育,已经不仅是指传统意义上的环境影响,而且包括了电视环境、网络环境和手机环境。它们作为孩子成长的电子化、虚拟化空间,在孩子价值观的形成、人格的养成诸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教育需要真诚和信任,需要友善和尊重,需要良好的环境与人际关系。“养眼”(让孩子看到美好的、新鲜的事物),应该是“养孩子”的主要功课之一。更好的教育,是改变孩子们看见的一切!(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链接
    镜像神经元(mirror neurons)是一种具有特别能力的神经元,这种神经元,能使高级哺乳动物像照镜子一样在头脑里通过内部模仿而即刻辨认出所观察对象的动作行为的潜在意义,并且做出相应的情感反应。科研人员把这样一种具有特殊“魔力”的神经元,称作“大脑魔镜”。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认知神经科学家、镜像神经元研究领域公认的权威维拉扬纳尔?S?拉马钱德拉(Viayanur?S?Ramachandran)甚至断言:“镜像神经元之于心理学,犹如DNA之于生物学”。

    最近在科学界和教育界备受关注的镜像神经元理论,在儿童教育上具有“广谱”的解读性和适用性,它对儿童教育的启发价值,涉及到了对儿童教育基本原理方面的重新理解。它将成为21世纪儿童教育重要的科学支柱,引发我们对儿童教育的全新理解和全面变革,儿童教育的改革创新将进入一个“镜像时代”。


特别关注
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举办学习贯彻习
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十问十答
让脱贫成果惠及天山南北
韩正出席“一个星球”峰会并发表讲话
全面推行林长制
以优良作风书写非凡答卷
理论研究
这所高校学生创新团队为何屡屡夺冠
组织考试作弊,还说出于“好心”
1453个逾期科研项目将被清理 涉及北
暑期游学不能只“游”不“学” 家长切勿
全力提升教学质量是大学的强基工程
围观名校喜报混战:每份喜报,都是伤害
管理创新
高考3+3新政策落地,物理科目被“冷待
林郑月娥:平常心面对升中派位及中学文凭
“复合型”假期是孩子暑假的正确打开方式
400大学生借校园贷后玩消失 称“非法
山东高校学子挥泪跪别母校 校领导获悉赋
"刷脸"入校 北大清华人脸识别技术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