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电影《紫香槐下》摄制组的拍摄进程,也让我们越来越近距离的,越来越清晰的看到了这部电影血肉成长,所有摄制工作人员的奋力投入让我们对这部电影深为期待。对于这部影片来讲,“紫香槐”其实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或许它是不重要的,或许它只是在影片中被提到了寥寥几句,出现了寥寥的几个画面,但它的存在已经为整个电影的故事脉络确定了一个基调,这个基调成为整个故事的出发点和最终得以回归的地方。此外,有这样的一个颇具魅力的喻象体的存在,这部影片所要讲述的故事无疑也是美丽动人的。 槐在西安的栽植自秦汉就开始了,梅尧臣有诗曰:“汉家宫殿荫长槐,漱急葱葱不染埃。”那些古老高大的槐树,作为行道树在长安城曾经占据过辉煌,领略过风光。唐诗人岑参《登大雁塔》描绘长安街道是”青槐夹驰道,宫观何玲珑”,当年那种城市特色,至今让人向往。古时的情景已经遥远的难以再见,而今天中国槐依然给生存于西安这座城市的人们以荫蔽,成为西安的特色,如今“紫香槐”的出现又为其赋予了新的意境与含义,况且它和以传承为根基的教育事业相得益彰,为当代的西安带来了新的寓意。 在片场,记得剧中有这样的几句对白,印象深刻。片中的年轻女教师与老校长,她那已经退休多年的爷爷之间的谈话,爷爷指着学校院子中那棵在寒冬中依然郁郁葱葱的百年古槐对孙女说,你知道为什么周围的树都凋敝了,而这棵树却依然这么翠绿么?孙女不屑的说,因为这是古树保护的好呗。爷爷却意味深长的说,因为这是紫香槐,生长了几百年,严寒对它已经算不了什么,人也一样。老校长在这里说的其实就是传承,人虽然不可以像树一样活几百年,但是在我们灵魂深处的某种东西却是一代代人的传递和继承。 紫香槐花开清香,高贵典雅。作为西安首部教育题材电影,《紫香槐下》聚焦于这样一种品’陛清雅的意象,实在有着特别的内涵。“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意义正在于此。电影讲究意象的选取与象征手法的运用,紫香槐正是承担了本片中艺术载体的角色,用树来喻指教育,用树魂来展现教育人的孜孜精神,深刻地表达了电影《紫香槐下》展示当代教育风貌,发扬影视育人功能的意图。 电影,对于人们来说,或许是忙碌时的一种放松,闲暇时的一种消遣,或者是开心时的一种欢聚,孤单时的一种排解。人们会随着电影中的人物剧情时而欢喜时而落寞,时而愤怒时而感叹。而影视的形象,意境的渲染,视觉的冲击,在人们充分感受和体验影视美的基础上,不仅潜移默化着人们的欣赏水平,更重要的是发挥着人们无限的想象力和意识形态的积淀。教育与影视的结合,影视与教育的互动,使影视教育的功能潜入我们的生活,“润物无声”的让影视文化在教育层面上迎来灿烂的春天。教育题材电影《紫香槐下》,立足当代陕西教育影视文化传播精晶工程,作为陕西教育园地影视剧创作项目的第一部作品,主要反映西安市基础教育阶段精彩的人文故事,弘扬教育的主旋律,打造陕西教育题材影视剧在全国的影响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的不断发展,影视教育的功能愈加凸显。特别是在教育领域,寻求教育素材、人文素材、科技素材等,拍摄制作教育题材的影视,丰富和完善教育方式、方法和理念,已经引起了从中央到地方的高度重视。事实上,早在1932年,蔡元培在南京就正式成立了“中国教育电影协会”,出任任主席,倡导中国教育电影面向大众。他号召“中国要有世界一流的电影教育”,从此,“电影课”这个新兴名词,从无到有,从陌生到熟悉。当今,教育手段的丰富多彩,使得教育方式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变革,这必将为教育事业的科学理性提供新的发展空间。 当今,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数字影视已逐渐成为年青一代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多维度和多元化的影像表达方法也为各专业学生开拓了新的视野,提供了获取知识、启迪智慧的多重渠道。可以预期,未来的影视教育,将秉持大影视、大教育的观念,除了“影视艺术”外,还包括“影视传播理论”“影视文化”“影视经济”“影视高新技术”等多方面的内容。这无疑对于加快影视教育国际化的步伐,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方面必有长足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育的不断发展,影视教育的功能愈加凸显。特别是在教育领域,寻求教育素材、人文素材、科技素材等,拍摄制作教育题材的影视,丰富和完善教育方式、方法和理念,已经引起了从中央到地方的高度重视。教育影视发展,是现代教育的新星产业,在中国传统教育方面,是极大地突破口。影视文化作为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面积极的引导不仅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而且可以更加有效的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有利于弘扬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同时也有利于增强我国文化发展创新的活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和谐社会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2005年,突出反映在我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官兵英勇顽强、不畏强敌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的电视剧《亮剑》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时,第一周平均收视率就达到了11.4%,最高时甚至达13.7%,“亮剑精神”也随之成为文化传播中的一个指代符号。观众渴望欣赏到的还是这种能真正鼓舞人心、积极向上的电影作品。 人本主义的教育,要求教育者首先把学生当“人”看待,而不是当成学习的“机器”看待。很多学生会从影视中去了解和学习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方式,人与人之间的黑暗与光明。从而,我们可以感受到影视文化对学生的强烈冲击与影响。而影视教育中以人为本,正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审美教育的根本出发点。换句话说,教育者要了解学生的基本思想、个人动态等。只有这样,影视教育才有基本的出发点。 一个有健全人格的人应当具有三种心理结构:认知、伦理和审美。其中,审美的心理建构往往被人忽视。以教师的讲授代替学生感知的现象依然大量存在,强调思想性而忽视审美心理结构培养的更是普遍。而现代化的影视审美教育则不然,它通过可视的银幕形象来建构学生的审美心理,引领其自觉观照,多元审视,以优化审美心理结构。这一过程始终着眼于人的发展,着眼于综合素质的提高,着眼于人格大厦的全面构筑。因而,牢牢把握学生的审美心理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巩固影视文化这一阵地,坚持正确的舆论思想导向,使之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把我国悠久的传统历史文化和现代科技文明融为一体,共同构筑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局面最终形成。 西安,这座历经风霜、曾缔造过华夏灿烂文明的古老都市,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着新的发展机遇,这里偕古代文明神韵,透现代文明之光,彰生态文明特色,显科技之城、活力之城、生态之城、人文之城、和谐之城古韵与今风并存的魅力。随着“十二五”蓝图的日渐清晰,今日西安抢抓机遇,乘势而为,主动融入,文化产业空前繁荣发展,教育阵营不断传出嘹亮之歌。我们深刻的感觉到,西安这座古城为实现跨越发展,正在全力打造新型城市典范。有理由坚信,将教育与影视相结合的思维模式,无疑将是一场融国家战略、资本智慧、产业链条、商业韬略的伟大壮举,是一场教育理想、集体智慧的伟大实践。
|